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辽沈战役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
![](http://www.gscn.com.cn/pic/003/013/553/00301355347_70ec65fa.jpg)
8月16日下午,正在辽宁省锦州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在这里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
纪念馆中,革命烈士用过的爆破筒残片、战斗英雄获得的奖章、战斗模范连获得的奖旗……一件件文物,诉说着胜利的来之不易。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我们重温74年前的峥嵘岁月——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9月12日,辽沈战役在锦州打响。辽沈战役历时52天,100多万人民解放军共消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使中国的军事形势出现新的转折点,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基本格局。
1948年11月14日,毛泽东同志在为新华社撰写的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中指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辽沈战役的胜利,来自于中央的正确战略决策。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战役后东北我军可以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还可利用东北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战役中我军首取锦州,切断国民党军华北与东北的联系,实现“关门打狗”局面,促成辽沈战役胜利。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曾就抗战胜利后党在东北的部署指出:“这是多么富有远见的战略决断!后来的发展也证明这个战略决断对解放战争胜利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辽沈战役既是兵力火力之战,更是民心向背之争。战役中,东北各地和热河共动员民工183万人,担架13.7万副,筹集运送粮食5500万公斤。
2017年12月,在淮海战役纪念馆追忆“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2020年8月,在渡江战役纪念馆感慨“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2020年9月,在湖南汝城的专题陈列馆回顾长征中“半条被子的温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战争中的人民伟力。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指出,这“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
主笔:张研
视觉 | 编辑:王绚、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2022-08-19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 2022-08-18一见·这十年,“赶考”路上的红色足迹
- 2022-08-17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与辽宁的故事
- 2022-08-17第1视点丨这场战役,是胜利迫近的标志
![西北角](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ibeijiao2.png)
![中国甘肃网微信](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xin2.png)
![中国甘肃网微博](http://www.gscn.com.cn/home/2019/images/icon-erweima-weibo.png)
![微博甘肃](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weibogansu2.png)
![学习强国](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xuexiqiangguo2.png)
![今日头条号](http://www.gscn.com.cn/cms_sys/cms_template/100/000/732/images/jinritoutiao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