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要在石上磨 人要在事上练
【微议人才】
作者:罗旭
“希望你们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各领域的青年人才回信,勉励大家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一纸书信,情义万千也力量磅礴。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河北保定学院毕业生、北京大学选调生、清华大学支教团……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主动选择扎根边疆基层,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建设者。
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基层一线拥有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是青年一代淬炼历练的“疆场”、成长成才的“沃土”,也是干事创业、实现价值的大舞台。在沙漠戈壁、在贫困村庄、在深山老林……一批批青年学子接续投身基层挥洒青春,向下扎根、向阳成长,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生力军。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基层土厚水深,年轻人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经历过风雨、扛起过重活、打赢过硬仗,鼓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干劲,砥砺战胜困难的勇气,涵养“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进取精神,人生的道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常观民生百态,方能扎深理想信念之根。青年一代必须了解真实的中国,只有在基层读懂中国、增长才干、收获信任,从“象牙塔”走向“练兵场”,才能最终成长为基层需要、时代需要、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才。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成长的行动指南。带着本领、带着嘱托,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春选择。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在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列车上,哪怕是最简单的一颗“螺丝钉”,也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有一番大作为。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7日 07版)
- 2022-08-07数字经济推进红色文旅产业链重构
- 2022-08-06全球3000多家媒体密集转发!总台声音持续宣示中国立场
- 2022-08-06热评丨从保链稳链中看“三个优势”“两种思维”
- 2022-08-06佩洛西窜访台湾:美国政府难逃其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