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尽我所能去挽救生命更有价值”
近日,因持续暴雨,四川雅安市雨城区南外环发生泥石流,目前救援力量已在现场展开救援。
今年汛期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极端天气灾害以及疫情防控等情况,导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
当灾害发生时,总会出现一只不容忽视的力量——救援队,而於若飞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救援’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能养活自己吗?找份稳定的工作不好吗?”
“多危险啊,还得自己往里搭钱!”
於若飞的身边唏嘘声不断,但他对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却异常坚定。
14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第一次出现了应急救援志愿者的身影,这对于於若飞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那一刻,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要成为应急救援志愿者的种子。
“救援队员们在整个救助期间,将自己身上自备的干粮、自穿的冲锋衣都给了山里贫困的孩子和老人,而他们却挨饿、挨冻。”谈及第一次见到蓝天救援队的情景,於若飞的眼中闪烁着熠熠星光。
2012年5月,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发生暴洪泥石流灾害,於若飞得知消息后积极参加到岷县抗洪救灾的志愿服务中,为救援队做向导。救援结束之后,他就毅然加入了这个组织。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在救援工作当中,拍摄震情信息的无人机突然掉落到悬崖上。於若飞要做的就是先跨过一条近十米宽的河,然后再爬上40多米的悬崖取下无人机。
在没有带任何护具的情况下,於若飞爬到近十米的高度时,突然发生了余震。稍作休息,他又开始了第二次攀爬,在爬到30多米的高度时,余震再次发生。“有很多像鸡蛋大小的碎石噼里啪啦地砸在我的头盔上。当时心想,这次完了,估计要把命搁在这儿了,甚至我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余震持续了五六分钟,於若飞就在悬崖峭壁上贴了五六分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最终拿到了无人机。
2015年,尼泊尔发生地震,於若飞和队友们在这次国际救援任务中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认可和称赞。
“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被压在因地震而坍塌的楼体下面,不幸遇难。我们需要把横梁打掉,才能抬出遇难者的遗体。”於若飞回忆,当时只有他进去,是因为蓝天救援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父母年龄大于70岁或孩子年龄不满18岁的队员,一般不建议参与危险救援。“这时符合条件的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位队友。而我是党员,自然要冲在前面。”等於若飞返回,爬到洞口那一刻,看到外国的救援队和当地群众以及警察都在为他的救援工作鼓掌。
“你有过害怕吗?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一直做下去?”面对记者的提问,於若飞笑着说,曾经无数次有人问过他相同的问题。“说不害怕是假的,尤其是刚参与救援的时候。但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尽我所能去挽救生命更有价值,救人的信念总是比恐惧更强烈。”
从一名志愿者到预备队员再到正式队员,於若飞对救援工作有着自己的理解,“需要去学习很多专业技术,这样才能在救援中学以致用。另外,救援不能添乱,只有服从指挥,才能避免盲目出击,更好地优化救援配置,实现高效救援。”
“十年间,我们参与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救援任务,挽救了幸存者79人,让346位遇难者入土为安,累计为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防灾自救知识讲座,参与的700余场防灾演练均做到了零差错。”“90后”的於若飞已是一名救援“老将”,今年是他从事救援工作的第10个年头,谈及下一个十年,他坚定地说:“初心不改,使命不怠。”
- 2022-07-20凡人微光 | 有你在很安心
- 2022-07-20亿缕阳光 | 众爱与共
- 2022-07-20涵养青年领军人才 首届新金融青年领军者训练营结营
- 2022-07-19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看95后如何“花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