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来自1997丨香港大学生广东江门种菜记
【编者按】
他们,出生于1997,恰逢盛世,与香港特区同岁;他们,成长于1997,经历巨变,与时代同步伐;他们,发展于1997,怀揣理想,与祖国同心跳。廿五年过去,他们身上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躬身前行,服务祖国建设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策划推出《你好!我来自1997》系列融媒体报道,用真实的镜头和细腻的笔触展现青年人鲜活的成长故事和精彩的奋斗经历,深刻记录他们与祖国同心共进、追逐美好未来的赤诚梦想。
六年前,梁立锋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毕业后会做一位农民,而且还拉上了他另外两位高中同学。那时他还在香港理工大学读书。
现在,他们在广东省江门市养鱼种菜。和当地的农民有点儿不一样,他们都很年轻,脸上的学生气尚未褪尽。
如果没有离开香港,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
“我大概会成为一名酒店经理。”梁立锋笃定地强调,这就是学酒店管理专业的他当时的人生规划。
另一位被他带到广东江门,同样做了农民的女同学谭慧敏,本来设想是在香港做一名记者,她是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专业毕业。
三人当中,只有香港中文大学的罗伟特想在毕业后创业,但绝不是从做农民开始。
“香港的回归,为我们香港青年在内地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能拥有这样的机会,我很幸运。”谭慧敏这样说。
如今,在江门市已经做了六年“鱼菜共生”的他们,越来越感觉自己成了鱼,三条在香港和内地之间不断“洄游”的鱼。
香港,梦想开始的地方
人生轨迹的改变始于一次偶然。大二的时候,梁立锋对学校组织的一个“鱼菜共生”有机种植项目产生了兴趣,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想起了两位要好的高中同学,谭慧敏和罗伟特。
“我和慧敏是被立锋骗来的。”罗伟特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不过自从踏进了学校天台上那一小片人造农场之后,他们就出不来了。
“鱼菜共生”的原理一句话就能说清:用饲料养鱼,再用混合着鱼排泄物的水来滋养蔬菜,经过蔬菜根系净化的水,再反流到鱼池。
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循环生产模式契合了市场上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三个人很快发现,香港市场对有机农产品需求巨大,这是一个值得把握的创业机会!
可学校天台这个尺寸之地空间太小,他们迫切想要拥有一块地,一块能承载他们梦想的土地。
然而香港寸土寸金,搞农业的空间太小,他们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
也许,内地可以?
三个人把这个项目做成计划书,不断地联系附近地区,或者直接上门“推销”。
“他们提出了好多好多的理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综合开发部主任张和顺说:“这些理想打动了我。”
“洄游”到江门“孵化场”,开启梦想之旅
江门是珠三角最大的“菜篮子”。江门市农业科创中心为三位香港青年提供了一座200平米的温室大棚,科创中心的实验室可以敞开使用,甚至还给他们安排了宿舍。
2016年,三条“鱼”就这样从香港“洄游”到江门这个孵化场,在这里潜心孵化,开启了创业之旅。
“我家里的鱼缸都没碰过,一开始天天看到鱼翻肚子。”6月15日,鱼池边的谭慧敏一边喂鱼,一边告诉我苏记者。而现在的她俨然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鱼娘”。
鱼池中的罗非鱼膘肥体壮
两大池子罗非鱼,在水下看几乎是“鱼挤鱼”,养殖密度非常高,但膘肥体壮,抢起食来十分凶猛。
罗伟特负责种菜,这个学工商管理的小伙子,一开始把大棚里种出了热带雨林的感觉,却没办法把菜管好。长出来的菜千奇百怪,有的太细,有的发白,还有的总是趴着。“黄色的菜我见过,白色的菜我没见过。”看着那些有气无力趴着长的菜,他无可奈何:“农民说我们的菜不接地气,我还是傻眼,不知道啥叫地气。”
梁立锋展示自己设计的大棚设施
而梁立锋,则更多地把精力用在了“鱼菜共生”的技术开发和设施研制上。向记者展示这些设施的时候,正值中午,大家都热得满头大汗,他轻轻一扳开关,大棚顶部一张张遮阳网缓慢打开,同时风机也呼呼转了起来,“一会儿就不热了,至少可以下降5度。”
从一开始,江门当地就将这个项目列为江门扶持农业和农村建设项目给予鼎力支持,不仅免费提供设施,还申请了5万元“市长机动资金”,并安排了技术专家。在梁立锋看来,有了这些“扶一把”的政策,他们才能够继续下去。
不过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只能自己扛了。最难熬的是夜晚,“村子里没有路灯,蚊帐要盖双层。”三个来自大都市的青年人,在这个四面不靠的山村里潜心“孵化”,几乎忘了外面的世界。
只要有梦想,有激情,这些都不算什么。
重建“孵化场”,大湾区最好的安排
2017年的台风“天鸽”,才让他们领教了什么是真正的挫折。
被“天鸽”掀翻的试验大棚
“一年半的心血,全掀翻了,所有的试验数据、设备。”梁立锋现在还有心头滴血的感觉。当时面对着被“天鸽”搅得天翻地覆的试验大棚,三个人完全被搞蒙了,“什么可能的失败都想过,没想过大棚会倒啊!”
那一刻,他们的信心真的被击垮了。“还是回去找工作吧。”三人默默收拾行囊,回到香港准备重续之前的“既定人生”。
关键时刻农业科创园区再次“豪横”地给他们安排了两个各200平方米的大棚,而且是玻璃智能大棚。再也不用担心“大棚会倒了”!他们很快“满血复活”,又回到了基地——重新开始。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三人的新系统也在同一天建成
有意思的是,新系统建成的那一天,2018年10月23日,正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日子。在梁立锋看来,这似乎是未来向他们发出的热情召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梁立锋他们在大棚里埋头攻关的时候,内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2019年,他们的试验终于圆满完成,3300多组水质资料、2600多批次的试种,扎实的数据验证了他们研发的系统的可靠性,并参加了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初创企业一等奖,拿到了40万元扶持资金。之后又一路斩关夺隘,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团中央举办的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金奖。
有了创业大赛的扶持资金,再通过为周边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他们终于积攒到了“第一桶金”。
2020年,三人承租了江门市农业科创园区一座6200平米的智能温室大棚,正式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
再次“洄游”到香港,打开成长新空间
自己的蔬菜第一次上市,三个人的内心都是忐忑不安的,“我们的菜有人买吗?”这个问题甚至都不敢去想。
一番踌躇之后,他们决定去开平市附近的蔬菜批发市场碰碰运气。出乎意料的是,“晚上11点开市,车门一打开,买家乌泱泱都来了。”
即将上市的菜
梁立锋认为是胜在卖相。我苏记者也发现,收割好的菜,菜梗洁白,轻轻一掰,伴随一声清脆的“啪”,断口处却看不到粘连的纤维,非常脆嫩。叶子更是肥肥胖胖的,很少有虫洞之类的损伤。
第一次上市就能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三个人兴奋异常。“为什么不到香港市场上去试试呢?”
三人又张罗着申请蔬菜供港资格,并在2020年最终通过了海关的严格审核,如愿以偿。目前,基地已经获得“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资质。
现在,他们已经不用再去菜市场卖菜了,而是批发商将货车直接开到基地。运往香港的蔬菜也十分快捷,头天晚上装车,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现在香港的批发市场。而且价格比普通菜高出20%-30%。
“说不定我们在香港的父母亲人,都已经买过、吃过我们种的菜了。”梁立锋笑称。
打开了香港市场,意味着他们事业也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原来在农业科创园6200平方的大棚,年产量只有150吨,已经承载不下他们的梦想。
2021年,他们又在开平市赤坎镇通过土地流转租赁了500亩土地,开始了新基地的建设。“计划今年全部建成,预计年产量是6000吨。”
梁立锋信心满满地设想:“将来江门是我们的生产基地,在深圳有我们的研发基地,然后通过香港融资。”
在大湾区“洄游”,人生有无限可能
6月15日,就在我苏记者采访的时候,大棚里忽然涌进来一大批来自广西崇左市的参观人员。崇左市是江门市的对口帮扶市,这个参观团就来自崇左市的农业系统。
看到参观团队,事先并不知情的谭慧敏主动迎了上去,老练地向客人介绍起了“鱼菜共生”系统,显然这样的场面她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
创业六年,谭慧敏在江门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她于2018年结婚,先生是江门本地人。看到她车内的儿童安全座椅,家庭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她已经是两个可爱孩子的妈妈了。
“作为香港青年,大湾区对我们在内地工作真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希望将来能当天来回个几次,期待这一天会很快发生。”
“我们是大湾区建设的受益者。”梁立锋历数着他的亲身体验。六年前还没有大湾区的概念,当时只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只有在内地才能实现。那时从江门到香港,只有一座虎门大桥,遇到堵车,至少要花半天时间,现在有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还有广深港高铁,这一条条大动脉的建成,缩短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心理上的距离。
罗伟特的心思仍然在自己的事业上,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江门、广州周边奔波,忙得回一趟香港都是奢侈。
“就在这六年里,大湾区的建设陆陆续续,精彩纷呈。对于未来想到大湾区闯一闯的年轻人,我想送给他一句话,叫Follow Your Heart,就是追寻内心。我们每个人都有千奇百怪的想法,大湾区就是一个舞台,让我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可以找到落地的空间。”
洋溢着的自信,和他的阳光帅气十分般配。
- 2022-07-01【明珠耀香江】影像回顾香港回归25周年 每一幅都值得珍藏
- 2022-07-01【香港回归25周年】那一天,这些港星泪流满面
- 2022-07-01“港风”海报看“好劲”香港
- 2022-07-01热评香江丨廿五香港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