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实行瓜菜、水稻、绿肥轮作,探索耕地分时托管 让土地多产一季粮
本报记者 赵 鹏 曹文轩
初夏时节,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万亩高产水稻喜获丰收,农民又开始了新一季忙碌。“往年村民们最多种一季水稻,今年不一样了,普遍准备种两茬。”崖城村党支部书记陆卫平说。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独特的自然条件可以一年种两三季粮食。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不高,过去不少崖州农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秋冬季大多种瓜菜。今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群众重燃种粮积极性呢?记者一探究竟。
瓜菜、水稻、绿肥轮作,统一机械化种植
过去,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首先是因为效益问题。据崖州区副区长杨剑调研发现:凭纬度优势,当地秋冬季瓜菜效益最高,去年海南全岛秋冬瓜菜总产量约500万吨,以豇豆为例,亩均收益在3000元以上。
其次,是效率问题。三亚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55亩,2020年土地经营权流转率为15.7%。由于地块小且分散,导致全市粮食生产机械化率不高。整个崖州区,农户自己育秧、人工插秧至今仍很普遍。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今年年初,崖州区委、区政府从制度创新入手,组建国有耕作平台公司,在秋冬瓜菜季结束后的闲置时段里,统一机械化种植优质稻。种植期结束后,进行统一的绿肥回种,促进地力恢复。“闲时托管,加上‘瓜菜、水稻、绿肥轮作’,为种粮增粮注入了强大动力。”杨剑介绍,截至5月底,崖州区落实水稻面积2.6万亩,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土地多产粮,农民增收入,地力得保障
崖城村耕地平坦连片,2018年起与南繁基地签约流转。这次推行“菜、稻、肥轮作”,崖州区联合中国热科院、海南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校,用科技的力量为农民解了后顾之忧。
除了实行统一的绿肥回种保障地力,崖州区请南繁基地选择了5个优质稻种,还首次在全区规模化集中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推行减肥、减药等绿色种植方式。
“依靠这些措施,我们全区的复种指数提升了,再加上良种、机械化等因素,每亩托管地今年可净增粮食产量约400公斤。”杨剑说。
陆卫平算了一笔账:以前村民只有土地租金或一季瓜菜收入,现在秋冬瓜菜季结束后把土地托管给公司,村民人均每年增收500元,还有一份保底分红。农民闲下来,经过培训找到新岗位,又增加一份务工收入。“不愁卖粮、不愁没活干,还保障地力恢复,真是一举多得。”陆卫平笑着说。
过去,晒粮难也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南隆平高科种业公司负责收粮卖粮的生产技师段志丰说:“2017年到2020年,因为天气原因,抢收的粮种来不及晾晒,累计损失近400万元。”
“普通农户对晾晒、烘干服务需求强烈。”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雄说,公司今年增建烘干厂,业务范围几乎涵盖粮食全产业链。“通过分时托管模式,我们扩大了种子销量,拓展了机插秧、粮食烘干等配套服务,明年我们还计划组织跨区作业。”陈海雄信心满满地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7日 18 版)
- 2022-06-17科技壮苗,生产托管—— 山西夏粮丰收在望
- 2022-06-17关注三夏丨一亩小麦的增收账
- 2022-06-17科普图解 | 大国“粮”策:一图看懂智慧农业如何扎根田野
- 2022-06-17大国“粮”策|实现稳产增收 青海17万亩冬小麦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