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黄汉权:把握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

22-06-07 20:5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宋芳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更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正迈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深刻领会经济体系现代化在现代化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其内涵及要求,找准发力点和实施路径,对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现代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既包括生产力的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关系的现代化,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现代化在现代化全局中居于基础地位。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一切现代化的中心任务都是发展生产力。没有经济上的强大实力和带动能力,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其他领域的现代化也会缺乏经济支撑。可以说,经济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主战场和核心内容,也是整个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源。

  立足我国而言,经济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现代化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追求,因发展阶段、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等不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可能完全一样。中国的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会有自己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经济体系现代化就体现了这种“并联式”现代化的特征,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

  进一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还存在发展质量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区域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经济循环存在卡点堵点等一系列风险挑战。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跨越关口,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发展与安全。这些正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所在。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更为系统完整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提出的概念,在内涵上更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一体建设、一体推进。这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了方向。当然,形势在变化,实践在深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也随之更为系统和完整。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具备下述特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靠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高度重视基础研究,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注重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产业体系现代化是核心内容。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内核。经济体系现代化,首先是产业体系现代化,要求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必须同步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链是实体经济的底座和根基所在,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

  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是基础前提。经济要素空间移动畅通无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内外联动方面,要求坚持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在区域协调方面,要求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区域战略,形成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在城乡融合方面,要求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普遍形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特征。绿色发展,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生态优先、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低碳发展,要求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的产业体系。循环发展,要求注重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生产生活方式。

  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既着眼于形成有利于提高效率、创造财富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做大“蛋糕”,又着眼于形成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分配体系,把“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经济安全保障有力是重要特征。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具备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冲击的抗压能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积极防范各种风险,保障粮食、能源、重要资源等初级产品供应安全,做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底线。

  经济体制完善成熟是制度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围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真正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以“一体两翼”为重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抓纲举目,找准发力点,明确主攻方向,在关键处布局落子,以“一体两翼”为重点,通过点线突破牵引带动全局,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稳步前进。

  “一体”是指“产业体系”。要以产业体系现代化为发力点,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和根基。工业现代化要以制造业为重点,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短板,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规模化,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服务业现代化要着眼于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转型,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克服“鲍莫尔病”,实现从服务大国向服务强国转变。

  “两翼”包括科技创新和经济体制。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典型代表,是经济体系现代化的牵引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一个完善而成熟的经济体制,可以为经济体系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要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供给,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