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 解困惑·促扎根】青春抉择见真心——追梦路上如何平衡事业、家庭、学业
【奋斗者正青春 解困惑·促扎根】
编者按
青春最好的样子,是什么?答案千种万种,但其中一条一定是——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为人民所共有的梦想奋斗!
越是艰险越向前,挥汗如雨著华章。当我们把目光投注基层,便会发现,一大批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的新时代青年,已经携青春的激情来到这里,为报效祖国积蓄力量,探索方向,磨炼本领。
梦想花朵绽放之前,总要经受苦寒砥砺。扎根基层,可能会遇到哪些难题?各界能够怎样切实扶助?青年自身又该如何“走过风雨见彩虹”,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保持初心?
从今天起,本报在《奋斗者正青春》专栏中推出“解困惑·促扎根”系列报道,邀请寻梦基层的青年们讲述故事、道出困惑,并请本报去年推出的《奋斗青春 无悔抉择》专栏人物结合亲历答疑解惑、打气鼓劲。
我们相信——基层天地辽阔,青春炽烈如火。梦想与奋斗的力量,终会将难关一个个击破!
讲述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有璟
我的家乡在青海。打小,家乡盐湖就是我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长大后,我在北京化工大学读硕士,对盐湖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们不仅湖面如镜、美不胜收,更是矿藏丰富的能源宝库。
于是,2012年,硕士毕业的我回到家乡,成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的一名“小白”。
刚进研究所时,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能“研究”出什么。“推动盐湖化工向绿色化、自动化、集约化转变,是咱们的努力方向。”我所在团队的负责人、北化校友王敏老师一语点明。
王敏老师一毕业就来到这里,执着于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研发,一干就是30多年。她带队解决了高镁锂比盐湖提锂的世界难题,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使青海在该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她的故事深深影响着我。
2013年底,我跟随团队开始了一里坪盐湖锂资源提取技术开发工作。翻越高山、穿越沙漠、风餐露宿……野外工作环境比想象中更艰苦,但是,第一次深入到我国“能源聚宝盆”,兴奋与自豪战胜了一切!盐田蒸发、镁锂分离、锂离子浓缩……我跟大家一起一步步完成着,深感“找到了用武之地”。
渐渐地,瓶颈出现了——由于本科、硕士读的是材料专业,我感到自己对化工过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不够。于是,2015年,我考取了母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生,以委托培养的方式求学,并继续坚持科研。
2017年盛夏,一里坪盐湖区暑气蒸腾,不见一丝绿意。我所在的研究团队已在这里驻扎了半年,梯度耦合膜分离提锂技术的开发正处在关键阶段。
大西北无人区的夜空,点点繁星璀璨夺目。结束了连续12小时的白班后,我和同事王博士在午夜十二点完成了工作交接。
“几个大博士也跟着我们下车间、倒夜班,何苦呀?就在办公室待着吧,有问题我叫你们!”操作班班长杨工心疼地对我们说。
我笑着摇摇头。工艺调整期间,必须随时关注装置运行、物料变化,及时总结工艺参数,提出优化方案。苦点累点怕什么?我们就是要让这“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柴达木盆地腹地,成为我国乃至全球举足轻重的锂资源核心产区!
2018年10月,我初为人父。幸福感爆棚的同时,工作、家庭、学业,三副担子沉甸甸地压在肩头,加班加点、两地奔波,成为生活日常。
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同时把理论研究做扎实,我选择了延期毕业,用六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因为参与产业化项目,我的博士论文既有理论深度,也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潜力,受到一致好评。
今天,青海正奔跑在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路上。我更坚定了扎根盐湖的决心。全力以赴,扎扎实实突破“卡脖子”问题,加快盐湖锂资源开发,这是我的下一个目标。我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本报记者靳晓燕采访整理)
对话
赵有璟:
读了贵报《奋斗青春 无悔抉择》栏目报道后,我被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感动着。想请支教毕业生群体的老师们对年轻人说说,如何平衡好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关系,不断学习、提高,全身心投入到对梦想的追逐中去?
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成员、“高原教坛三剑客”岳刚、闫俊良、徐建旺:
事业、家庭、学业,是摆在每个青年面前的三份珍宝,最理想的状态,自然是“三全其美”。但现实往往不可能如此。这时候,怎么办?经历了最初的纠结与艰难之后,我们渐渐找到了答案。
首先是家庭与事业之间。游子对家庭的愧疚,自古都有。然而,为了实现理想、不负志向而远走的孩子,总能获得父母的理解。当然有万般不舍、牵挂离愁,但,当我们在远方安顿了身心、做出了成绩,父母也会为我们感到自豪。我们给不了他们膝下承欢的陪伴,但却像他们教导的那样,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把他们给予的爱,给了偏远土地上更多需要爱的人!
想家的时候,就给家人挂个电话,通过视频看看他们的模样吧,天涯亦咫尺。或者,提笔写封家书。笔尖流淌的文字不仅是思念之情的寄托,也是与家人的深层精神交流。或许有一天,这些文字会融入宝贵家风,世代传承,启迪后人。
当然,还有小家。我们三人是幸福的,来西藏后几年间,都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组建了温馨的小家庭。基于理解的陪伴,不但能让孤寂的心稳定下来,也能给人温暖、力量与希望。而当你在平凡岗位上作出贡献,这不仅是个人的自豪,也是子女的自豪;你拼搏的姿态一定会留在孩子心中,为孩子成长树立榜样。
至于学习,那是让心灵之泉永不干涸、让本领始终紧跟时代的关键。再忙、再累,也要持之以恒提高自己。在我们支教群体里,很多人都通过自学考取证书,或者参加培训、进修深造,成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我们培养的学生,也纷纷“飞”进了梦想的天空……
总之,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会有舍与得、苦与乐、忙碌与安逸的冲突。但是,只要你稳住心里的天平,不忘奋斗的意义,你的人生便不会失衡,面前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开阔。
(本报记者王斯敏采访整理)
- 2022-06-04诗意古韵 浓情端午
- 2022-06-04“龙腾虎跃”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举行
- 2022-06-04家国端午·风华正茂丨他们将图纸画满戈壁 把青春献给星辰
- 2022-06-04端午“守艺人”丨他们的坚守与传承让端午文化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