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中安时评:从端午节汲取文化自信力量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龙舟飞渡时。”据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5月29日上午,英国大曼彻斯特地区索尔福德市劳瑞码头水上运动中心热闹非凡。第八届“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拉开序幕。这场端午龙舟会不仅组织了龙舟竞渡赛,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端午文化习俗,可谓是一场视觉、听觉和味觉盛宴。品香喷喷的粽子、包子等中华美食,让人唇齿留香,令不少第一次体验中国端午节日气氛的英国人难忘。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活动,赛龙舟不仅是我国端午一大习俗,如今更是“划”向世界,为英国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选项,增加中英互动,促进友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节日。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挂艾草、咏诗作赋……这些烙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端午符号,积淀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代表的是传统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文化瑰宝。身为中国人,我们由衷地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们当从端午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增添新的时代元素,用心感受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唤醒文化自觉意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更加团结一致地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只有与优秀文化对话,才能升华情感。每一个端午节文化符号,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完美体现。如端午香囊,不仅代表男耕女织的传统文化,还蕴含祛邪防病的美好愿望;吃粽子不仅是纪念屈原,还表达对健康平安的美好希冀和向往等。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戴五色线,门口挂艾、菖蒲或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等,这些蕴含避瘟保健的节俗,至今仍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因此,我们只有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接受每一个传统文化符号的洗礼,感受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才能不断升华对优秀传统文化情感,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
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比如端午赛龙舟,传承着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勇往直前的精神密码;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高尚情怀,一直激励着无数志同道合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因此,我们既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还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在学习领悟的基础上积极践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节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光辉。居安思危的每一位中国人,在朝着第二个一百年奋进的道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当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挖掘、丰盈端午节这一独特的节日文化内涵,一代代发扬好、传承好、践行好,用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2-06-03地评线 紫金e评:评好中国,致敬时代
- 2022-06-03【地评线】中安时评:让端午文化与新时代共鸣
- 2022-06-03金观平:发展新能源要量质并重
- 2022-06-03坚持全方位维护和保障人权的原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