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内蒙古“全国最美家庭”:为家乡添彩 为“绿色”赋能

图为卢学双夫妇。 赵勇强 摄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网阿拉善5月23日电 题:内蒙古“全国最美家庭”:为家乡添彩 为“绿色”赋能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最西端,隶属阿拉善盟,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仅有3万余人。

图为卢学双一家。 赵勇强 摄
早期的额济纳是水美草肥、胡杨成林的绿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破坏,这里的生态逐渐恶化。
在额济纳旗,有这样一户家庭,他们7年来坚持灌溉嘎查(嘎查,蒙古语,意为村)的一草一木,用双手守护自己的家乡。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里以前风沙大,庄稼也长不好。”卢学双早年在甘肃省金塔县的一所农村小学担任代课老师,后举家搬迁至额济纳旗珠斯冷陶来嘎查(现额很查干嘎查)。
2003年,卢学双开始担任嘎查达(相当于村主任),2013年退休。
10年的嘎查达经历,让卢学双亲身感受到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一方百姓的生活和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阿拉善盟自然条件恶劣,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近百倍,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也是内蒙古沙漠最多、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
近些年,通过集中调水、分区轮灌、退耕还林还草、围封禁牧、全面实施草畜平衡、草原生态奖补、人工造林等一系列措施,额济纳旗的环境越来越好,绿色也越来越多。卢学双一家所在的额很查干嘎查毗邻额济纳旗党政机关旧址、东风航天城等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来此的游客越来越多,这让当地农牧民看到了商机,依托红色革命基地,争先发展农家乐、牧家游。

图为卢学双夫妇。 赵勇强 摄
然而,嘎查的绿植虽然越来越多,但当地气候干旱少雨,浇水灌溉成了问题。
“道路两边和嘎查活动室前面都种了好多树,但如果不及时浇水或者修枝,这些树木不仅长不好,甚至还会死掉。”卢学双说。
为此,卢学双夫妇俩主动承担任务,负责嘎查集中区绿化带的管护与浇灌。与此同时,卢学双还潜心研究盐碱地区各种植物的生长规律,找到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和花草。
卢学双坦言,想管好这些树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不能在高温情况下浇水,如果浇水过量,树就会被闷死,要管好这些树,调剂好温度再浇水很关键。”
由于时常要穿着水靴在水沟里开展工作,2020年6月,卢学双的双腿膝盖开始剧烈疼痛,膝盖受损严重,不得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妻子余金梅陪着丈夫辗转就医,虽然靠药物和热烤理疗等方式暂时减轻了疼痛,但卢学双的膝盖还是落下了终身病根。
“从不后悔,人这一辈子很短暂,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吧。”卢学双说。

图为与日渐绿的额很查干嘎查。 赵勇强 摄
在卢学双夫妇的言传身教下,如今大女儿卢熙娜义无反顾地返乡,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走上改善生态环境之路。
“从小到大受到父母影响,对家乡发展自豪的同时,我也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卢熙娜说。
在卢学双夫妇的带动下,嘎查周边的农牧民也加入到农居环境整治和嘎查绿化中。多年来,他们共浇灌树木1.3万棵,绿化面积达340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到处洋溢着和谐、祥和、欢乐的氛围。
“只有乡村美了,产业才能兴旺,农牧民才能富裕。”卢学双说,现如今,政府、社会团体以及无数个像自己一样的人,用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出点点绿色生机,有如星星之火般,蔓延在苍茫额济纳广袤的大地上。
一周前,全国妇联表彰997户全国五好家庭,200个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198名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揭晓997户全国最美家庭。在全国最美家庭名单中,卢学双家庭位列其中。(完)
- 2022-05-24【奋斗者·正青春】90后核酸检验员的无声较量
- 2022-05-22守护患者的“生命线”——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疫情期间就医需求
- 2022-05-22“不用谢谢阿姨,谢谢妈妈就行”——这支核酸采集队伍很暖心
- 2022-05-10“青春榜样”系列思政课|王志鸥:把所有可能做到极致,才能创造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