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为观止!百年港口的“含碳量”曲线
一辆辆集装箱卡车在港口穿梭,聚散天下货物。记者来到辐射三北地区的天津港发现,随着货物吞吐量连创新高,碳排放强度不升反降,划出一道不一样的“含碳量”变化曲线。

这是4月9日拍摄的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闻得出来的“含碳量”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作为全球供应链的转运节点,港口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
“以前,装卸用的岸桥、轨道桥、运货的卡车等,哪一个不烧油,哪一个不是碳排放大户。”天津港集卡司机何振才说。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扭转。天津港一份研究2012年以来碳排放强度的图表显示:一条红线曲折上扬,反映出近10年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在上升;另一条蓝线平稳下滑,代表着天津港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
港口的碳排放强度是当前观察一个港口绿色转型的重要指标之一。“2012年以来,天津港货物吞吐量上升1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16%。”天津港集团科信设施部副总经理陈艳萍说。

4月9日,这是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拍摄的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和智能解锁站。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放眼整个天津港,“吐碳”环节越来越少:传统火电逐步被绿电替代,港口建设的绿色能源系统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万吨;燃油集装箱卡车逐步“退役”,智能运输机器人、电动卡车上岗,每月可以减少燃油使用279吨、碳排放量865吨;外运公路转为铁路,每年又减少燃油使用23.6万吨。
“以前在天津港走一圈,雾霾天里都能闻见一股柴油味儿,海风也吹不掉。现在港区空气变得清新了。”陈艳萍说。
看得见的技术“含金量”
“含碳量”降低的背后,是港口一项项“黑科技”的上线。
这里有“绿色发动机”: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通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确保码头在能源生产和消耗均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这里有“绿色运输队”:新一代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通过搭载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成了一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智能司机。岸线长达1100米的码头建有北斗卫星基准站,在5G技术配合下实现动态厘米级高精度定位。
“如果有了紧急任务,机器人之间可以协调顺序‘加塞’,比人开的燃油集卡好使。”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信息部副经理刘喜旺说。

4月9日,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在堆场内行驶。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这里有“智慧大脑”:首创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将场桥、岸桥等码头关键设备串联起来,实现全生产要素实时信息交互。“生产效率提高了,船舶在港时间少了,碳排放量也就下来了。”陈艳萍说。

4月9日,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岸桥在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这个港口“做煤不见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煤炭下水港口,天津港率先在全国港口中实现煤炭铁路集港运输。天津港还实现煤焦100%铁路运输,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和扬尘污染。
“在此过程中,天津港实现了散货码头翻车机等设备的智能远程集中操控、皮带机智能在线监测、远程智能洒水抑尘控制。”天津港集团安全环保部环保管理经理王志力说。
从零碳码头到零碳港区、零碳港口,还有多远?
天津港的“十四五”规划中,零碳港区、零碳港口跃然纸上:
满载货物的巨轮缓缓靠岸,在远端的智能调度中心的指挥下,自动化岸桥、轨道桥次第排开接收指令,快速运转;无人驾驶的智能运输机器人在堆场里自如穿行。矗立的风机徐徐转动,为港口生产传输清洁电能……
从零碳码头到零碳港区、零碳港口,天津港一步步“降碳”。
——天津港正在部署覆盖1400余个点位的天津港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一个平台掌握水、电、油、气等关键能源要素的监测、管理、优化、预警。”王志力说,“实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动态管控,也为后续减碳指明方向。”
——北疆港区C段码头二期绿色能源系统开建,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确保吞吐量增加的情况下,绿色能源系统能够满足生产所需的能耗需求。”陈艳萍说。

这是4月9日拍摄的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天津港制定港口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规划,今后将全部更换成电力、氢能等清洁能源设备;远洋船舶靠港期间将全部使用岸电,港区内生产作业将实现零碳。
——天津港还持续加大绿色能源开发力度,重点推进防波堤集中式风电和港区内分布式风电、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未来港区新增绿色能源不仅为零碳港区、零碳港口建设提供能源保障,还将惠及周边企业和群众。
- 2022-04-25疫情处置就得“以快制快”,北京紧急“加更”加得及时
- 2022-04-25除了新冠,上海其他病患就医情况如何?
- 2022-04-25视频:上海疫情下儿童急需药怎么送?
- 2022-04-25核酸检测准确率如何?频繁核酸能否用自测抗原替代?发布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