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春天的故事】青岛做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青岛讯(记者刘成)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充分发挥涉海高校、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强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
“我们每年向海藻要800亿粒胶囊壳!”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董事长吴仕鹏介绍,海藻多糖空心胶囊原料取自海藻,与市场主流的动物明胶胶囊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具有药物稳定性好、干燥失重小、重金属含量低等特点。
“海藻酸钠达到‘组织工程级’纯度才能成为人体植介入材料。十几年前,我国超纯度海藻酸钠有标准无产品,医用层面依赖进口。”青岛明月海藻集团董事长张国防说,公司经过不懈科研攻关,终于在2021年9月迎来了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的CDE登记备案。“每吨约8000元的海藻,可提取价值为1.6万元的海藻酸钠,将其做成海藻纤维价值为8万元,最终做成药用辅料价值为240万元。”张国防告诉记者,明月海藻已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该材料产业化的企业。
目前,青岛已聚集了正大制药、东海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数百家,形成了以西海岸海洋高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园、崂山海洋生物特色产业园和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3个以海洋生物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截至目前,国际上上市的16个公认海洋创新药物(全新分子结构的海洋药物)有2个来自中国、来自青岛,国内上市的甘糖酯、降糖宁散等大部分海洋药物也都来自青岛。”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栋华说。
海洋生物医药是青岛重点突破的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之一。为有效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青岛通过科研创新,建立“企业+研究院”前、中、后端对接机制,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统筹。青岛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向海洋生物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海洋创新药物及制剂、生物新材料方向发展,打造国家重要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相关新闻
- 2022-02-06【新春走基层】青岛冰雪趣 春节不打烊
- 2022-01-16青岛胶州:“企业服务经理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1-12-13让更多村民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角——青岛胶州文明实践“实”起来
- 2021-11-19山东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优化营商环境 有速度也有温度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