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科技创新助力减碳

22-03-11 11:52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常欢

  原标题:科技创新助力减碳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发展过程中。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一蹴而就。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的根本保障。众所周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比高。要减碳,必须在能源领域降低煤电比例。在用电总需求仍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减少煤电,就要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煤电仍是主力调节型电源。因而,实现“双碳”不是简单地退煤,而要实现“多能互补”,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进而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绿色电力系统。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关键一环。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可突破若干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探索支撑碳中和的颠覆性、变革性技术。比如,明确碳汇机理,形成碳源汇监测、核算的科学方案,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通过科技创新,可大力发展新能源,逐步提升新能源总量比重。可通过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以及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安全可靠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提供支撑。

  同时,通过科技创新,还可实现煤炭等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例如,结合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煤电同样有望实现零碳排放。开展煤炭清洁燃烧与灵活发电,煤与生物质、光热、新型储能耦合发电等关键技术攻关,助推煤炭产业链清洁化转型。

  可以说,高水平的“双碳”科技创新就是未来新兴产业的主导。要以解决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为抓手,促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我国“双碳”目标高质量实现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 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拍客】大天鹅“依恋”大通河畔 【陇拍客】大天鹅“依恋”大通河畔
  • 桑科:拆违治乱“动真格” 草原焕发“新容颜” 桑科:拆违治乱“动真格” 草原焕发“新容颜”
  • 莫高窟旅游开放政策有调整 莫高窟旅游开放政策有调整
  • 兰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提醒市民 购买保健食品记住“几个不要”“几个凡是” 兰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提醒市民 购买保健食品记住“几个不要”“几个凡是”
  • 【两会连线】霍卫平委员:让水利工程更好造福于民 【两会连线】霍卫平委员:让水利工程更好造福于民
  • 【两会连线】富康年代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两会连线】富康年代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 笃行不怠勤履职 再接再厉续华章——住甘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笃行不怠勤履职 再接再厉续华章——住甘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兰州新区已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兰州新区已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小康路上看老乡】华亭:“菜园子”奔
2   去年陇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2.4% 较全
3   【陇拍客】大天鹅“依恋”大通河畔
4   余建赴兰州新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5   【小康路上看老乡】金塔:种苗翠绿产业
6   【小康路上看老乡】文县:抢抓农时 辣
7   【小康路上看老乡】渭源:抢抓农时 田
8   【小康路上看老乡】徽县江洛镇:香菇实
9   【小康路上看老乡】金塔:防疫农时两不
10   迭部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1   舟曲:特色产业助力“莓”好新生活
12   桑科:拆违治乱“动真格” 草原焕发“新
13   俞成辉在全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
14   平凉市小说创作成果喜人
15   崆峒区:守好住宅小区“防疫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