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树立冬奥场馆的中国标准

22-02-18 11:41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任磊

  原标题:树立冬奥场馆的中国标准

  北京冬奥会即将落下帷幕。作为重要的冬奥遗产,三大赛区的场馆设施给各国运动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见证了一系列新的奥运纪录、世界纪录的诞生,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基础。

  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历来都是冬奥会筹办的重中之重。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标准之高得到国际奥委会的充分肯定,尤为可贵的是,在最大程度使用2008年夏季奥运会遗产的同时,还能保证不降低标准。一些原本为夏季项目建设的场馆,通过科学改造实现“华丽转身”,既可满足冬奥赛时需要,又具备了举办冬季和夏季运动项目的“两栖”能力。比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通过在游泳池里架空结构实现转换,将原来的游泳池区域转换成冰壶场地,成为“冰水转换”的场馆典范。

  改造利用旧有场馆,使其符合赛事举办要求,看齐“奥运标准”已经殊为不易。更令人惊喜的是,北京冬奥会新建竞赛场馆还创下数个“世界之最”。

  比如,国家速滑馆采用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条360度回旋赛道;首钢滑雪大跳台则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成为专业体育比赛和训练场地。

  除了考虑满足冬奥会竞赛项目本身的要求,北京冬奥会还坚持用中国的绿色建筑标准指导场馆建设。长期以来,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建立并推行的LEED认证是在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建筑评估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之一,但该委员会并没有为雪上运动场馆制定过评估标准,这方面在国际上也是一片空白。

  恪守“绿色办奥”理念,北京冬奥会为雪上项目研究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这是国际上首个应用于雪上运动场馆的绿色评价标准,为推动雪上运动场馆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这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创新,被国际奥委会盛赞“将为中国和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宝贵的遗产”。

  从顺应到引领,从看齐标准到树立标准,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国方案,是北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将在百年奥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祝 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图解|尹弘:搭广阔舞台 让人才“名利双收” 图解|尹弘:搭广阔舞台 让人才“名利双收”
  • 北京冬奥会实现“用雪自由” 甘肃这个“冰状雪”研究团队功不可没 北京冬奥会实现“用雪自由” 甘肃这个“冰状雪”研究团队功不可没
  • 【新春走基层】解决鸡毛蒜皮 感受社区“微幸福” 【新春走基层】解决鸡毛蒜皮 感受社区“微幸福”
  • 降雪降温 这些路段开车要慢行 降雪降温 这些路段开车要慢行
  • 甘肃省大范围降雪部分地方有中到大雪 甘肃省大范围降雪部分地方有中到大雪
  • 【视点】风雨送春归 山水入画来 【视点】风雨送春归 山水入画来
  •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开学防诈预警 上开学防骗课啦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开学防诈预警 上开学防骗课啦
  • 《兰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到2025年突破700亿元 《兰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到2025年突破700亿元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图解|尹弘:搭广阔舞台 让人才“名利双
2   长图|蹄疾步稳亮点多 看甘肃省如何优化
3   甘肃1月份乡村旅游实现“开门红” 实现
4   “团圆”行动 让爱回家 去年甘肃省公安
5   甘肃省积极推进文明旅游工作
6   兰州榆中县连搭镇为荣立三等功军人家庭
7   甘肃实现天气预报数字化向文字化智能转
8   甘肃迎大范围“春雪”:增湿祁连山 莫
9   敦煌大漠披银装:沙雪交融似一幅水墨山
10   踏访老冰场 共逐冰雪梦(共享冬奥)
11   海报丨新春伊始 甘肃省委书记、省长关
12   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现场评论
13   【甘快看】受降雪影响 兰州这些公交线
14   成品油迎“三连涨”兰州92号汽油每升涨
15   降雪降温 这些路段开车要慢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