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无限精彩,正在呈现……
光明日报报道组
仿佛是开幕式上的“雪花”飘进现实,又如同冰雪盛会迎来最浩大的祝福——2月13日,虎年初雪降临“双奥之城”;刚过半程的北京冬奥会,一项项精彩如漫天春雪般绽放。
精彩,在赛场上成就。各国健儿竞技正酣,前半程赛事战绩闪亮。13项奥运会纪录和2项世界纪录,每一项,都是一曲激情与超越的赞歌;每一搏,都写下奋斗与梦想的传奇。
精彩,在赛场外汇聚。“最快的冰”“最暖的笑”“不用担心的防疫”“如期举办的魄力”……一句句点赞,一张张笑颜,6年多悉心筹备、全方位赛事保障,在各国友人的检验下交出高分答卷。
精彩,在心灵中滋长。当冰雪运动的魅力从赛道扩展向民间,当各国民众共享体育带来的活力、欢乐与友谊,当多样文明交融汇聚、留下“美美与共”的佳话,北京冬奥会便彰显出关乎全人类发展宏旨的意义——各国携手、超越分歧,“打造一个更美好、更和平、尊重人类尊严的世界”。
循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筹备之路,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如约而来,不负众望。
精彩正在谱就,精彩必将延续!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磊摄
凝眸赛场,健儿竞技出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如同离弦之箭,伴随冰屑飞舞,一个矫健的身影飞速滑过终点线。
34秒32!新的奥运会纪录诞生了!2月12日,中国选手高亭宇以“梦幻般的表现”,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飞人大战”中一举摘金。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枚速度滑冰男子项目冬奥金牌;这位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旗手,在冰上“举”起了一面进击的旗帜!
旗帜上猎猎招展的,是突破之美,是对力量与速度的礼赞。
更多突破,刻印在冰雪之上——17岁的“雪上少年”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中摘银,成为中国单板滑雪首枚冬奥会男子项目奖牌获得者;首次参加冬奥会的中国选手闫文港,用一枚倾力赢得的铜牌,创造中国钢架雪车冬奥会最佳战绩……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35个小项首次站上冬奥舞台。正是这种追求超越、永不放弃的精神,创造了中国冬奥史上接连而至的“第一次”,写下了一个个“历史最佳成绩”。
超越与突破,也体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儿身上。
“获胜并非像看起来那么简单。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会放手一搏,这就是奥运会的特别之处。”2月13日,随着冬季两项女子10公里追逐赛落幕,北京冬奥会首位三金王诞生。挪威选手马特·奥尔斯布·雷塞兰坦言,一次次“一骑绝尘”背后,是无数的汗水、艰辛与自我挑战。
摘金夺银,固然是运动员们全心渴盼的“高光时刻”,但在那些无缘奖牌却不失尊严的拼搏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美。
“我的双腿老了,但心还年轻。”当来自德国的速滑老将,年近五旬的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最后一个冲过终点,脸上有拼尽全力的疲累,更有骄傲的笑容;而迎接她的,是雷鸣般的掌声。八次征战冬奥,她克服了年龄、伤病带来的困扰,只为心中那一份热爱与坚持。
四战冬奥,抱憾而归,中国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名将蔡雪桐在比赛中排名第四,又一次与奖牌擦肩。28岁的她仍不言弃——“只要还有能力去挑战自己,我会继续。”
两届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冠军、日本选手羽生结弦,最终未能再圆奖牌梦,但他打着封闭带伤挑战“阿克塞尔四周跳”,直言“已经交出了自己的全部”……
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不只属于胜者,更属于一切勇者、一切心有热爱的奋斗者。他们展现的,是坚韧之美,是人性之光。
体育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同样在本届冬奥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冰刀的竞速中,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为中国军团拿下北京冬奥会首金。在这一新增项目中获胜的关键原因,就是团队精神。
团结之美,美在破冰决胜的同心合力,美在消除隔阂的同向而行。
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后,中国选手金博洋、日本选手羽生结弦共同向摄像机“比心”。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回应说:两位优秀花滑运动员在比赛中勇于超越自我,挑战竞技极限,在赛场外相互鼓励借鉴,共同进步成长,共同书写了冬奥会上的中日友好动人佳话。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后,谷爱凌和瑞士选手玛蒂尔德·格雷莫德同时拥抱、安慰法国选手泰丝·勒德。看到这温馨一幕,网友直呼:“前三名拥抱在一起,太暖了!”“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
苏翊鸣一鸣惊人的同时,他的对手——加拿大选手马克斯·帕罗特战胜了癌症,摘得金牌。他们相互拥抱,真诚祝贺……
正如奥运三金得主、美国选手肖恩·怀特所说:“这就是我们来到这里的真正原因——把体育带给大众,把人们团结在一起。”
体育的拼搏、人性的光辉、团结的力量,在北京冬奥会上交相辉映。一个个精彩瞬间,共同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无数加速、跃动的身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在赛场升起,闪耀光芒;人们一次次见证奇迹、情怀激荡。
放眼全国,大众同享精彩:冰雪运动渐成健身新潮流
冬奥会的魅力,让更多人从观看者变为参与者;走上冰雪,成为普通民众对北京冬奥会“最长情的告白”,也赋予新时代健康生活精彩而独特的“打开方式”。
大年初五一早,北京大学学生武晨光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叫上几位同学,来到未名湖滑冰场,纵身“飞”上冰面。“自从看了冬奥会开幕式,这股劲头就一直在心里鼓荡着!”
“春节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在什刹海冰场体验了电动冰车,真是太过瘾了!”家住北京朝阳的王寒说,在冰雪上过个虎虎生威的中国年,教人回味无穷。
据统计,春节假日期间,北京冰雪场所开放54家,接待人次74万,同比增加253%。冬奥会与传统佳节“碰撞”,让冰雪运动变得更加火热。
近年来,向着冬奥前行的中国,陆续出台《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政策,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等战略。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已经成功实现。
“家门口的冬奥”,让大众对冰雪运动的认识更深、参与热情更高。全国大众冰雪季、中国冰雪大篷车、首届湾区冰雪文化节……冰雪运动不再只是“时尚热闹”,而是以更为家常的方式融入百姓日常,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中的精彩”。
春节期间的张家口,滑冰场、滑雪场异常火爆。大人们身畔,越来越多的萌娃成了常客。他们膝上绑着防护器具“小乌龟”,戴着头盔和护目镜,踩着单板,“人小胆大”地滑动着、嬉笑着。
在新疆,冰雪运动持续升温,陆续建成72家滑雪场,特别是阿勒泰地区开发高端滑雪、冬捕体验等系列文旅产品,吸引了大批滑雪发烧友。
在广东,“岭南风”与“冰雪情”相互交融,给市民、游客带来新鲜体验。“脚下是冰的轻盈、雪的洁白,心里是春天一样的清新活力!”广州市民张毅说,以前自己很少参与冰雪运动,现在一尝试,“瞬间就爱上这个感觉了”。
在云南,室内冰场、雪场加快建设,“滑真冰”“滑真雪”成热门打卡项目;在江苏,冰雪经济一片火热,冰雪运动氛围愈加浓厚;在泉城济南,参加滑冰、滑雪的人员数量及冰雪运动培训需求大幅增加……
冰雪运动不仅进入商圈、社区,还越来越多地进入校园。“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恰逢冬奥盛会,上冰上雪更是成为众多学子的首选。
“短道速滑看得我热血沸腾,忍不住想尝试一下。”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生李梦媛说,这个寒假作业少了、时间多了,自己终于有机会走进冰场雪场,挑战新动作、新技能。
张迦耀小朋友所在的安徽省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教育集团望江路校区是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校”。在家长和学生强烈要求下,学校在轮滑项目基础上增加了轮滑冰球、越野滑雪等项目。今年寒假,学校组织冰雪训练营,有100多位学生报名。本打算和父母一起回老家过年的张迦耀听闻后,请求父母就地过年,并快乐地参加了训练。他的同学、四年级学生徐方希每天必看冬奥会,心里定下“小目标”:“将来,我也要代表中国出征冬奥,升国旗、奏国歌!”
在天津市蓟州区玉龙滑雪场,一个小女孩抬头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像谷爱凌姐姐一样厉害。”妈妈温柔地看着孩子说:“对,更要像谷爱凌姐姐一样,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
正如《奥林匹克宪章》所言,“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冬奥会的精彩润物无声,在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心里种下了参与冰雪运动、共享美好世界的种子。
喷薄而出的大众热情,带动中国冰雪体育产业、冰雪经济迅猛发展。
2015年至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
“‘后奥运时代’,冰雪产业发展未来可期。”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徐和建信心满满。
倾听世界,齐为友谊喝彩:心,在奥林匹克旗帜下交融
什么是时下“顶流”?非“冰墩墩”莫属!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不仅在国内市场“一墩难求”,也成为海外朋友关注冬奥、感知中国的最新纽带。
奥地利单人雪橇运动员莉萨·舒尔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多条关于“冰墩墩”的视频;肖恩·怀特在床头贴上了“冰墩墩”贴画;因对“冰墩墩”情有独钟,日本记者辻冈义堂在中日两国社交媒体意外走红……
“‘冰墩墩’集中华文化精华和特色于一身,定会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亲善大使。”对这个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给予高度评价。
奥运会,从来都不只是体育竞技的激情澎湃,更是一场彰显和谐共生、尽享人文之美的文化盛宴。
当中国与奥运再次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是“大声向全世界讲出中国故事”的开幕式。一滴墨晕染开来,幻化成“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浩荡之气;一方水从冰面升起,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冰立方”;从二十四节气与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合,到五星红旗与冰雪五环交相辉映,从“人类共同的雪花”汇聚于此,到19首世界名曲响彻全场……
古与今、中与外,文明与思想的激荡碰撞,让这片热土被世人瞩望。英国《卫报》刊文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体现了对不同文明的尊重。
——是屡创新高的收视率。据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近日消息,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迄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在转播时长、技术、内容制作方式等多方面都书写了新纪录。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表示:“这得益于中国在5G技术使用方面世界领先。”而塞尔维亚与亚洲国家合作中心主任左兰·司巴西奇则坚信,北京冬奥会的一大吸引力来源,在于展现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并让中国所倡导的理念为更多有着共同目标的国家所接受。
——是周到细致的组织保障。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最难忘的是,“志愿者们十分友善,让我感到宾至如归”。她用Vlog记录了自己参加开幕式的点滴过程,并配文:“这是我生命中最疯狂的夜晚。”隔着屏幕,中外网友都被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刻打动,“五环同心、携手同行”,在那一刻有了直抵人心的共鸣。
到北京后一下飞机,英国单板滑雪运动员凯蒂·奥默罗德就接受了核酸检测,随后进入闭环管理,乘坐班车来到奥运村。“所有防疫措施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现在闭环内可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北京冬奥会医疗专家组首席专家布莱恩·麦克洛斯基说。
——是令人称奇的“魔力场馆”。短短数天,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见证了多项突破。从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开赛至13日,“冰丝带”共举行了8项赛事,除一项赛事外,其他每项夺冠成绩均打破奥运会纪录,尤其是在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比赛中,两位荷兰选手一场赛事两破奥运纪录!
人们为选手而欢呼,也为这片神奇的冰面惊叹。北京冬奥会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多项科技元素融入其中,最终打造出这块充满魔力的冰面,让最亮的“星”邂逅最快的“冰”。
“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十分出色顺利,场馆之精彩、防疫措施之周全、可持续运营理念之先进令人赞叹。”巴赫由衷感言。
——是冰雪运动员“舌尖上的幸福”。北京冬奥会,中国美食成为文化交流的“流量担当”。谷爱凌赛后吃韭菜盒子的视频上了热搜;美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凯西·道森、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行政人员叶卡捷琳娜等都对饺子念念不忘;马耳他代表团运动员珍妮斯·斯皮泰里是豆包和麻团的“铁粉”……
竞技体育,从来都不只有竞争与名次,更有心与心的交融碰撞。赛场之外,更多共识与思考正在凝聚。
“尽管疫情仍在肆虐,但冰雪运动带来的激情、欢乐和友谊仍然为全球人民所共享。北京冬奥会彰显的团结、合作和希望,正在为世界各国注入信心和力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说。
“当前,世界需要一届成功的冬奥会,向世人发出明确信息,即任何国家、民族、宗教的人民都可以超越分歧,实现团结与合作。”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如是强调。
即便是竞争最激烈的对手,也能够在五环旗下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共享体育运动的力量与美好。在复杂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时代洪流中,奥林匹克的魅力让世界人民清醒地意识到:命运与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携手共赢才是康庄之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映照下,人们只有凝聚起彼此的力量,才能为探索人类发展广阔前景开辟道路。
相聚在奥运五环旗下。心相融,一起向未来!
(光明日报北京2月14日电 光明日报报道组记者王斯敏、晋浩天、侯珂珂、刘坤、尚文超、张胜、李晓)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5日 01版)
相关新闻
- 2022-02-15王诗玥/柳鑫宇创造中国冰舞运动员在冬奥会上的最好成绩 相信自己 勇于突破(冬奥长焦)
- 2022-02-15金观平:冬奥催生乡村振兴新机遇
- 2022-02-15新华时评丨你好,虎年第一次月圆
- 2022-02-15努力不会辜负每一个追梦者!祝贺你,徐梦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