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一份核酸报告背后的“疾控24小时”
新华全媒+|一份核酸报告背后的“疾控24小时”
新华社天津1月20日电(记者刘惟真)核酸采样紧锣密鼓,检测实验快马加鞭……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天津市部分重点地区已开展了多轮核酸筛查工作。
“大筛”的底气从哪里来?快速更新的核酸检测报告背后,有这样一群24小时检验样本的“幕后英雄”。
1月8日凌晨,天津市津南医院报告两名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后,天津市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快速响应,立即开展相关处置工作。接到通知后,16名检验人员立即到岗,对初筛阳性的样本进行复核确认。
↑天津市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人员正在进行检验工作。(1月14日摄,受访者供图)
很快,一批批样本被接连送进了实验室——十天来,微生物检验科的16位“战士”与中国疾控中心、天津市疾控中心的数位专家24小时“两班倒”,始终坚守在检验检测工作一线。
从拿到样本到得出结果,检验的流程精细复杂,一套实验下来往往要花费七八个小时。
“我们的工作就像是‘拿着放大镜找病原’,实验室是战‘疫’的阵地,实验器材就是我们的‘武器’。”天津市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主任刘坚龄说,“样本送到后,我们要先将咽拭子上的口腔上皮细胞震荡到保存液中,提取核酸并通过PCR仪进行扩增,进行扩增曲线分析并复核确认后,才能得出结果。”
刘坚龄说,检验人员检测单一样本的时间一般在两小时左右,然而如果样本数量大幅增加,在保证实验准确的同时,还必须要花费大量时间核对样本信息、避免结果被“张冠李戴”,实验时间也会随之增长。
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检验阵地的“战士们”必须分秒必争、与病毒“赛跑”。然而,每天都有数十批样本源源不断地被送来,激增的样本量成了摆在检验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优化检验流程、样本分批检测、重新调配分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团队成员集思广益,琢磨出了不少办法。“我们去年全年一共检测了3万多份样本,而从8日到17日这十天里,我们就已经检测了2万多份。”刘坚龄说。
由于实验室防控要求严格、不得随便进出,开始实验后,检验人员常常要不吃不喝,在憋闷的防护服内连续工作数个小时。“错过饭点和休息时间是常事,大家有时只能在换班期间睡上两三个小时。”刘坚龄说。
检测要快,要准,更要安全。作为天津市内检验检测机构的“排头兵”之一,天津市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大筛”阳性样本复核及隔离点被隔离人员、封管区内高风险人群的样本检验工作,与看不见的病毒仅仅“一步之遥”。
“在做好检验工作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意自我防护、环境消毒与生物安全,杜绝人员感染,严防实验污染和外部环境污染。”刘坚龄说,“结果出得快一些,患者就能尽早得到医治,传染源就能尽早得到控制,传播途径就能尽早被阻断。”
有的是带病冲上一线的老党员,有的是上有父母、下有“两孩”的年轻母亲……在“昼夜兼程”的巨大压力面前,检验人员筑起了坚强可靠的防疫战线。
↑天津市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人员在中心内合影。(1月14日摄,受访者供图)
“在流调、采样、转运、消杀等各个环节中,检验检测是最后一步,发挥着‘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稍有失误,整个流行病学的调查方向和管控的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绝对容不得一丝马虎。”刘坚龄说,“疫情当前,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所能,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
夜已深,实验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相关新闻
- 2022-01-21新华全媒+|福虎游春 年味渐浓——西安部分区域解封首日见闻
- 2022-01-21新华全媒+丨河南局地疫情缓解 防控进入关键时期
- 2022-01-21学习进行时丨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这些话信息量很大
- 2022-01-21总书记和我握过手|做党和群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