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通向未来——2022年雄安新区开年观察
新华社雄安1月12日电 题:新路通向未来——2022年雄安新区开年观察
开栏的话:
城市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力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2022年开年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进部分城市,近观城市开局新气象,感知城市发展新动能,梳理城市走向未来新趋势。即日起,新华社开设“2022开年城市一线观察”栏目,以融合报道方式记录中国城市的崭新风采,展现新的一年中国发展进步的光明前景。
新华社记者 李凤双 熊争艳 高博
雄安,“未来之城”这张名片,已蜚声海内外;但只有实地观察,才能理解这个中国不沿海不靠边的新区,如何在“一张白纸”上打造一个新时代可复制的城市样板。
在这里,不舍昼夜的建设速度、俯拾皆是的智慧应用冲击着人的视觉,但更让人震动的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走新路的决心和对高质量的追求,这丰富提升了我们对城市生长规律的认识。
(一)快与慢
时势造城。北京向南百公里,冀中平原拔节生长。曾经籍籍无名的三个县城,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而走上历史前台。
2022年元月的雄安新区,有N种抵达方式。从北京西站坐城际列车,50分钟可到雄安站。南方的人们沿京广线到保定后,再沿津保线乘15分钟高铁就到了新区另外一座车站白洋淀。京雄高速、荣乌高速新线等新建成的公路,把雄安新区紧紧嵌入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可让天南海北的人们驾车来雄安。
这是1月7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快!我每天要在北京和雄安之间跑4趟半。”一辈子生活在雄县孙各庄村的石大姐,去年开始在京雄城际当乘服员,开了眼界,收入不错。
快的,不只是出行。走进雄安新区,已过小寒,天寒地冻,本是施工淡季,但这里数百个建筑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十多万名建设者24小时换班作业。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放缓了节奏,而雄安没有因为疫情停工一天。
这是1月5日拍摄的京雄高速与津雄高速交汇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百日成廊”“雄安第一个大型建筑群112天完工”“同样的项目其他地方干3年,雄安1年建成”——雄安建设者正在不断创造崭新的“中国速度”。
随着建设提速,雄安承接项目步伐也在加快。20多天前,新区公开挂牌出让两块土地,由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华能集团摘得。加上之前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组建落户雄安,目前共有三家央企明确在新区的地址。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高科技项目也在加快落地。
曾有一段时间,从2017年新区设立到2018年底总体规划通过,雄安几乎没有动一砖一瓦,这种“慢”令一些人不解。
“这样的慢是我们想要的慢,这样的慢是为未来的好,为未来的快。”雄安新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这样说,代表着对未来负责的思辨哲学。
千年大计,谋定后动。
2021年12月16日 ,水上保洁员在白洋淀打捞水上杂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雄安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道路在铺设延伸,每天都有楼房拔地而起,这让一些土生土长的雄安人快乐并烦恼着,“总是迷路!”
记者在此采访也常听人说起“历史耐心”。他们说,在“一张白纸”上建城,硬件建设可能很快,而运营管理、产业升级、体制机制创新等要久久为功。
(二)先与后
2022年1月8日,周六,安新县青年马俊强带着媳妇和一双儿女,到郁郁葱葱的悦容公园游玩。
“以前这里没多少景点,就是上白洋淀玩,这几年新建的公园挺多,环境好,大家都爱来。”虎年正月将搬入新居的马俊强说。
公园多了,是雄安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也是新区建设理念的生动体现。
先植绿、后建城,这是雄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生长之路。
2017年11月,“千年大计”从“千年秀林”开始。2022年初的今天,雄安森林覆盖率已超过30%。
未来的雄安,按规划纲要,人们出门可见绿,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
九河下梢,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曾经污染严重。经过几年治理,今天流入白洋淀的河流和淀区的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
这是1月5日拍摄的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冬日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有设计师把雄安比作一棵白洋淀边的大树,大树的躯干是城市的主体,向四周发散的树枝上长满树叶和果实……
一座枝繁叶茂的绿城,扑面而来。
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规划建设又一大特色。
记者走进容东片区已建成的2.49公里地下管廊,这里俨然一座地下城:笔直宽敞的管廊里,灯光明亮,干燥通风,一层是电力、水信、能源、燃气舱,另一层是物流通道。
这意味着,空中架线路、地面埋管道导致的“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等“城市病”将在雄安绝迹,新区的道路将更美观更安全。而且,地下管廊预留的物流通道,使未来“无人驾驶物流车在地下穿梭往来”有了可能。
(三)新与旧
2021年入冬时节,容东片区——雄安新区首个集中建成区,迎来1万余户、3万余人回迁安置。
在这个崭新片区主干道两侧,每隔几十米竖立着一根灰色灯杆,看上去与其他城市的路灯别无二致,但实际上却不一般。
“一杆多能,我们管它叫智慧合杆。”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基础工程管理部部长程建通介绍,这根杆以照明灯杆为基础,整合交通标志杆、信号灯杆、监控杆、路名牌杆、公共设施指示标志牌杆等功能,还预留了5G基站,为未来无人驾驶做准备。
一根灯杆,恰是雄安打造智慧城市的缩影。而像这样的智慧应用,在新区随处可见:
在雄安站,乘客不仅刷脸进站,还“看灯检票”。候车厅的乘客200米开外,就可看到所乘列车状态。原来,每个检票口旁有一高大的玻璃幕墙灯,它随共享的旅客服务信息而变色:候车是蓝色,检票是绿色,停检是红色。
工资发放用上了区块链。新区企业利用雄安集团搭建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拨付的工资已超过13亿元,项目工程资金拨付全程留痕,为后续项目审计提供数据保障。
雄安城在地上,也在“云”上。新区每建一栋楼,数字雄安平台会同步生成一栋楼。现实中哪怕更换一个路灯,都能显示出来。每一栋楼都被“计算”过,运来的材料直接组装,一厘米钢筋都不会浪费。
随着一批城市级智能平台的搭建、一批标准的印发、一批新基建项目的落地,雄安新区智能城市“破茧而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雄安的意义在于,在中国不沿海不靠边的地方,打造一个新时代可复制的城市样板。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雄安,这座引领未来的新城,也没有忘记留住自己的过去。
这是1月6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新区设立了“记得住乡愁”专班。雄安三县历史底蕴深厚,在新区大规模规划建设之前,一批凝聚传统文化基因的乡愁遗存被建档存根,形成总数为2367项“乡愁点”的数字坐标总图。
2020年夏天,5棵百年枣树,从被拆迁的容城县大河村,移植到在建的悦容公园内。
“找到了村里那棵老树,就找到了儿时记忆。”专班工作人员刘子涛说,新区建设中,一般遵照的原则是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实在需搬的古树、老物件,也要找合适的地方,让新城市有老场所,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
目前,新区正在筹建两座保存农耕和渔猎记忆的博物馆。
雄安新区,以自身实践回答人类城市化的重要命题: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化是城市发展之流,“源远”方能“流长”。
人们常说,新时代看雄安。看的是什么?实质上是看“雄安质量”。2022年伊始,透过雄安这座拔节生长的城市,人们能看到新时代中国抵达的发展高度,能瞭望到民族复兴征程的绚丽前景。(参与记者:张涛、屈婷、白明山、杜一方)
相关新闻
- 2022-01-13传承优良作风 奋进复兴征程——2021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纪实
- 2022-01-132022防疫关切事|坚持人民至上,疫情下就医有制度也有温度
- 2022-01-13预告丨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将在央视播出
- 2022-01-13新年第一课,习近平向党内高级领导干部讲了5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