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21-11-15 09:56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宋芳科

  位于延川县的黄河盘龙湾。 记者 杨露雅摄

  有那么一条河,她孕育出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一样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有那么一条河,她为沿线播撒下文化生态的种子,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成长与繁荣;有那么一条河,她给依赖于她的生民们带来了生命之源、美景奇观,也留下了许多历史记载与文化传承。她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保护黄河,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不仅是黄河两岸人民的美好愿望,也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立足陕西黄河流域文化特点和陕西发展实际,推动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不断优化完善,延续黄河文化历史根脉、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保护黄河文化遗产

  传承黄河文化基因

  陕西是黄河文化孕育、发展、壮大的核心区域。从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长城(陕西段)等3项8处世界文化遗产,到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等3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再到秦腔、安塞腰鼓等6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历史为陕西黄河流域积淀下诸多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

  从仰韶文化、炎黄文化、周秦汉唐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黄土地文化,到“仓颉造字”的创举、“鱼跃龙门”的传说、石峁遗址的文明走向,再到伟大的延安精神、宝贵的丝路精神,等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见证着中华民族文化和陕西人文精神的成长与繁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今年3月,我省在对陕西黄河流域10个地市82个县(区、市)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率先印发《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从顶层设计层面系统筹划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明确了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黄河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华文明现代化展示的样板区、黄河流域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集聚地、黄河流域文化经济合作示范区五大发展远景目标。

  为加强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我省编制印发《陕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措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对急需保护的黄河流域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组织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摸清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底数;加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启动丝绸之路非遗展览馆建设,推进陕西非遗馆、西安鼓乐专题馆等重点场馆建设。

  同时,针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难点、热点问题,我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黄河文化课题研究,并成立陕西省黄河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截至目前,我省已有4项(全国20项)黄河文化研究课题获文化和旅游部课题立项。其中,《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路径研究》荣获2020年度全国二十佳调研报告。

  依托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

  黄河从青藏高原发源,自西向东经四川入甘肃,过宁夏入内蒙古,自榆林府谷县入陕西后,便穿流于晋陕峡谷中,由北向南流经榆林、延安、韩城、渭南。黄河陕西段流长700多公里,从入陕的第一湾——龙湾,到仿若一幅天然太极图的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再到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黄河如同一把刻画山川的“美工刀”,为三秦大地雕琢出众多美景奇观。

  展开我省黄河流域的文化旅游地图,华山、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华清宫、延安革命纪念地、黄帝陵等知名旅游目的地数不胜数,高山、森林、湿地、草原、瀑布等多种地形地貌与文化遗址交相辉映,自然风光千姿百态。据统计,我省黄河流域拥有5A级景区10个、 4A级景区79个、 A级文化和旅游景区 308个,全省20多个景区(点)入选国家级黄河文化旅游线路。沿线的文化游、民俗游、生态游、康养游、红色游、乡村游等旅游业态丰富多样,优质文化旅游产品持续涌现。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省以省域空间为重点,以跨省合作为延伸,探索推进“12345”空间格局,即,一廊贯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和旅游廊道,两地引领——建设关中文化高地和红色文化高地,三区统筹——按照创新发展区、特色主题区和管控保护区统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战略重点,四带联动——打造渭河文化发展带、红色文化发展带、边塞文化发展带、秦岭生态文化带四大文化发展带,五圈协同——建设晋陕蒙黄河大峡谷文化和旅游协作示范圈、秦晋黄河文化和旅游带共建共享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文化和旅游协作圈、华夏古都文化发展联动圈、黄河中游仰韶文化保护合作发展圈。整体形成生态为本、特色为纲、核心引领、线性串联、全域繁荣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面貌。

  同时,成立陕西黄河文化旅游联盟,通过旅游合作、文化交流、文旅惠民等形式,促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引导联盟城市间客源互动、线路延伸、服务升级。加强省际协同,我省与山西、江苏、甘肃等省签订文旅合作发展战略协议,深化文旅项目建设、市场开发等重点领域合作交流;与山西建立联动会商机制,共建共创壶口瀑布和乾坤湾5A级景区;与甘肃携手打造照金、两当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已经成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彰显黄河文化当代价值

  2017年8月,当全长828.5公里的沿黄观光路在我省黄河西岸建成通车,将沿线50余处旅游景点串联在了一起,也将黄河西岸的经济、旅游、文化串联在了一起。

  沿黄观光路的开通为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全域旅游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本支撑,改变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直接惠及沿线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依托沿黄公路,我省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黄河流域腰鼓、剪纸、农民画、曲艺、民歌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村、高桥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村、西营“陕北信天游”大舞台等黄河流域的文化产业村。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目标。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创新黄河文化传承利用,借助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拓展黄河文化的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让黄河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充分发挥文艺在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出一批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黄河题材文艺作品,做强“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西戏剧”等特色品牌,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

  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依托沿黄观光路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使旅游成为宣传黄河灿烂文明的重要窗口。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重点节会中,进一步增加黄河元素,培育品牌项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交流,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续写黄河流域现代文明的华彩乐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革命实践的先锋——王泰吉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革命实践的先锋——王泰吉
  • 【甘快看·图解】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甘肃这样安排部署 【甘快看·图解】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甘肃这样安排部署
  • 发现哄抬煤炭价格等违法行为请拨打12315举报 发现哄抬煤炭价格等违法行为请拨打12315举报
  • 甘肃省9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甘肃省9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 坚持宝贵经验汲取智慧力量 勇毅前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甘肃省干部群众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坚持宝贵经验汲取智慧力量 勇毅前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甘肃省干部群众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10月份兰州新建房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双跌 10月份兰州新建房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双跌
  • 甘肃省推动全省商贸服务业有序复商复市 甘肃省推动全省商贸服务业有序复商复市
  • 甘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甘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大货车变“火”车 张掖高台高速交警紧
2   纪念馆里的红色故事|董振堂的书箱
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
4   甘肃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
5   “五无”甘南 为绿色发展增添新动能
6   兰州安宁警方发布通告 征集于艇恶势力
7   直播间造谣,白银会宁一“网红”被行拘
8   安抚集中隔离人员焦虑情绪 近300名心理
9   发现哄抬煤炭价格等违法行为请拨打1231
10   我肩弱 能担当 少年强 国之强 一名甘肃
11   今日上午兰州市中小学云端共上防控“第
12   甘肃省生物制品批签发中心项目开建
13   兰大二院方舱CT投入使用 全面助力疫情
14   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昨日调
15   校企合作 兰州大学获捐600万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