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用“三问”之笔,答好民生服务新答卷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扎实做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激发和汇聚强大的人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近年来,各地聚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用“三问”之笔,书写了一份开局之年的民生服务新答卷。
问需于民,主动回应群众呼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城镇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同时,也凸显了一个现实问题,一些老旧院落与新型化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适应。无论是供水供电,还是排污设施与外墙风貌等,与新建的城镇小区存在巨大差异,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了人民群众最强烈的呼声诉求。如何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地方政府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征求群众意见。各地通过召开“坝坝会”和小区院落会等,制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清单,开展问卷调查,调动和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哪些方面改造,怎样推进落实改造,大家不仅达成了共识,而且凝聚了信心与力量。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多措并举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等,回应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期盼,共同参与维护改造成果,真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把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问计于民,探索民生服务路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既需要汇聚民心,更需要汇聚民智。如何打破改造资金瓶颈,这是一个棘手难题。老旧小区数量多,改造工程量巨大,单靠政府投入显然不够,需要各地主动问计于民,结合实际积极创新探索。一些地方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激活老旧小区改造,引来资金“活水”,探索建立“居民受益、企业获利、政府减压”的多方共赢模式。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中央共下达补助资金超过2450亿元,支持各地有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通过中央补助资金的牵引撬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投资地方政府设立的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基金,让更多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仅有效破解了资金改造难题,而且探索出了多元化的民生服务路径,让为民办实事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问效于民,提升民生服务质量。为民办实事关键在实效。老旧小区改造既要改“面子”,更要改“里子”。从基础设施来说,要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水、电、路、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比如老旧小区的电梯安装,智能化小区的实施等,这些有效提升了城市更新水平,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更直观地提升和改变。从配套设施来说,还要因地制宜增加养老、托育、便利店等公共服务设施,要在民生服务上提档升级,有效提升城市功能,不断改善老旧小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还是其他为民办实事,都始终要问效于民,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新闻
- 2021-10-30南泥湾精神丨老镢头刨出“好江南”
- 2021-10-30人民网理论推荐: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纪念革命先驱李大钊
- 2021-10-30感受科技创新魅力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2021-10-30让老年消费开心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