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青稞之乡”有了西藏第一家青稞博物馆

21-10-24 17:09 来源:总台西藏总站 编辑:王彤

  原标题:“青稞之乡”有了西藏第一家青稞博物馆

  青稞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最新测年数据显示西藏的青稞距今有3600年的历史。日前,在西藏著名的“青稞之乡”日喀则市,在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文化援藏支持下,西藏建起了首家青稞博物馆。

  青稞博物馆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面积为2400平方米。馆内藏品有陶罐、石器、农耕器具、青稞碳化粒、青稞种子等460多个。博物馆设有青稞之源、青稞之乡等五大版块,展示青稞的起源、分布;日喀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青稞的品种及发展历程、耕作制度、营养价值。还有“西藏青稞之父”尼玛扎西院长的科研成果及贡献,中央对西藏农业的优惠政策等内容。

  馆内还设有青稞产品制作体验区、青稞产品展销区等设施,具备文化传播、产品展示、品牌推广等多项功能。

  青岛市第九批援藏组干部 王鹏:2019年我们第九批援藏干部组到日喀则之后经过调研,感觉能不能为咱们日喀则青稞的产业链的延伸和历史文化的挖掘方面做一些工作。在历史文化挖掘方面,我们就投资了1600万元,建设了我们身后的这家西藏首家青稞博物馆。我们希望通过青稞博物馆的建设、开馆,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青稞,了解青稞,去传播青稞(文化)。

  青稞属于裸大麦,磨成面后被称为“糌粑”,是藏族老百姓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而日喀则市作为西藏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青稞的种植历史悠久,青稞种植,约占全区的40%。日喀则青稞产量约占西藏青稞总产量的48%,被称为“青稞之乡”。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旦增卓玛:青稞博物馆正式开馆,第一是填补西藏没有青稞‌‌为主题的博物馆的空白。第二是为了塑造“青稞之乡”的品牌。第三是让广大群众通过参观我们的博物‌‌馆,了解我们青稞的发展史,还有我们青稞的文化。(总台记者 陈琴 李朕 扎旺 西藏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快看·疫情防控现场报道】不怕黄码的兰州志愿者葛修琼 【甘快看·疫情防控现场报道】不怕黄码的兰州志愿者葛修琼
  • 【甘快看·疫情防控现场报道】疫情之下有温暖 兰州市山字石的夜晚很宁静 【甘快看·疫情防控现场报道】疫情之下有温暖 兰州市山字石的夜晚很宁静
  • 【甘快看·疫情防控最美有你(7)】王红涛:以担当赴使命 用热血铸警魂 【甘快看·疫情防控最美有你(7)】王红涛:以担当赴使命 用热血铸警魂
  • 【甘快看·快讯】张掖市新增流调队伍36支 现已封控小区13个 实行全市禁足 【甘快看·快讯】张掖市新增流调队伍36支 现已封控小区13个 实行全市禁足
  • 【甘快看·图解】关于疫情防控 省委书记尹弘这样强调! 【甘快看·图解】关于疫情防控 省委书记尹弘这样强调!
  • 两昼夜奋力拼搏 创造“兰州速度” 兰州重离子医院完成改造可随时收治病人 两昼夜奋力拼搏 创造“兰州速度” 兰州重离子医院完成改造可随时收治病人
  • 甘肃省采取五条措施保障市场供应 甘肃省采取五条措施保障市场供应
  • 甘肃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交通检疫组要求各地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和邮政、快递运输投递车辆有序通行 甘肃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交通检疫组要求各地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和邮政、快递运输投递车辆有序通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快看】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布最新
2   700名定西医护人员快速集结支援兰州市
3   【甘快看·微海报】疫情问答⑤健康码为
4   【甘快看·微海报】疫情问答④封控、封
5   【甘快看·长图】疫情期间,集中隔离需
6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玉门:
7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甘肃省
8   连夜请战,微信群爆满!甘肃万名医学生
9   兰州抗疫一线党旗红
10   【甘快看】兰州市关于开展全市第二轮核
11   平凉市公安局 平凉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在
12   【甘快看·微海报】兰州 真的很温暖!
13   现有流调和病毒测序提示本次疫情源头来
14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疫情挡
15   临夏州: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