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重大成果集中亮相科技创新成就展

21-10-23 1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赵满同

  中国空间站、“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载人潜水器、高速磁浮列车……这些标志性的科技成果,都能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看到。

  10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这场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集中展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发展改革的最新进展。展览总面积21834平方米,共设展项1740项,展出实物1347件、模型277件、展板933块,视频383个。

  成就展上,可以接触高精尖的大国重器——

  在户外展区,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吸引参观者排队进入车头内部参观。这是我国科研团队历经20余年产学研协同攻关的成果,相关工程和装备成套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在室内展区,中国空间站模型和航天服的展示,让人想起了正在太空中的“出差”三人组。1992年,我国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如今,这一目标终于实现,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太空常住人口”。

  成就展上,能体验接地气的惠民科技——

  我国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成就展中,展示了一体化全身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装备,这是“十三五”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的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尖端领域的空白。

  成就展中还展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彩色LED光笼罩下,不同高度的水稻秧苗茁壮成长。通过光照、营养、温度等的精准匹配,水稻生长周期从120天缩短到60天。

  成就展上,能看到激动人心的今昔对比——

  在各个展区的展板或屏幕上,许多惊人的进步用数字、图表体现出来。

  我国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快速增长,规模优势显著。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从2015年的2.06%提升至2020年的2.40%。

  我国知识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由人口大国向科技人力资源大国迈进。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从2015年的49.3人年提升至2020年的67.8人年。每万人口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3件,增至2020年的15.8件。(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快看·长图】甘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五场新闻发布会重点内容 【甘快看·长图】甘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五场新闻发布会重点内容
  • 尹弘在兰州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科学优化措施快速高效行动坚定有力落实 同心协力群防群控 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尹弘在兰州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科学优化措施快速高效行动坚定有力落实 同心协力群防群控 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 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开幕 117名陇原健儿将参加19个项目角逐 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开幕 117名陇原健儿将参加19个项目角逐
  •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榆中高原夏菜加紧保供兰州市民菜篮子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榆中高原夏菜加紧保供兰州市民菜篮子
  •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保卫兰州 为爱值守 兰州加油!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保卫兰州 为爱值守 兰州加油!
  • 余建实地检查兰州公安疫情防控工作 余建实地检查兰州公安疫情防控工作
  •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陇南宕昌:全员核酸检测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陇南宕昌:全员核酸检测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 兰州 物资有保障防疫有力量 兰州 物资有保障防疫有力量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筑牢联防联控防线 兰州市2.1万名机关干
2   兰州的桥
3   【快讯】兰州公交集团10月24日将暂停部
4   【甘快看·长图】甘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5   【甘快看·微海报】为了胜利的那道光,
6   【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兰州榆中县发
7   兰州:疫情之下安定门社区的夜间6小时
8   酒泉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疫情防控相关产品
9   尹弘在兰州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10   陇南宕昌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11   魏永辉、姜晓东任兰州市副市长
12   张泽武任甘肃省纪委常委,兰州市委常委
13   【甘快看·微海报】疫情防控,甘肃在行
14   兰州文理学院校领导慰问疫情防控一线核
15   国家专家组已进入甘肃省级定点救治医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