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舞台虽不同 本色永不改——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速写(上)

21-10-14 11:2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玉芳

  “要走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塔,把军人的精气神带到工作岗位上,时刻胸怀责任与担当。”在南方电网公司贵州兴义供电局工作23年的退役军人龙福刚说。

  龙福刚从业23年来,凭借坚韧和执着,从“门外汉”成为技术专家,带领班员开展了500余次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巡维路程超30万公里,连续8000余天带电作业“零差错”“零事故”。

  千千万万像龙福刚一样的退役军人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他们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忘初心

  坚守本色

  “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党是抚育我们成长的母亲……”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里,该院老战士宣讲团成员涂伯毅铿锵有力、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听众感到震撼。

  近70年来,该院伤残军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力所能及为祖国建设作贡献,义务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近万场,受众达300余万人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时至今日,仍有平均年龄近85岁的11名老战士坚守在宣讲一线,诠释了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大批退役军人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坚守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有一个塔吉克族家庭,四代人用青春和热血坚守着家族第一代护边员“子孙后代要用生命来守护祖国的边境线”的使命。

  2008年,龙吉克选择以自主择业的方式退出现役。“当时我可以去其他城市,但我选择回到家乡。”龙吉克说,他要像父亲、大伯那样,成为一名护边员,带领儿子守护帕米尔高原的边防线。

  该县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地形复杂。龙吉克结合自己在部队多年的训练经验和护边员工作特点,对护边员进行义务培训。“巡逻时,龙吉克对沿线地形地貌、天气情况等进行现场判断和讲解,让我们很快就能熟悉掌握情况。”一位护边员介绍。

  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是成千上万退役军人共同的选择。

  位于万山群岛的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人迹罕至,除了礁石和树木,岛上生活最多的就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猕猴,还有珍贵观赏性植物罗汉松。

  1989年,退役军人刘清伟来到担杆岛,成为猕猴保护区的护林员,一干就是32年。刘清伟主要任务是通过巡逻防止罗汉松被人盗挖,同时为猕猴繁衍生息营造良好的环境。32年来,在刘清伟和队员们的不懈努力下,担杆岛的猕猴数量从不足300只增加到2000余只。

  不懈奋斗

  攻坚克难

  “农业技术是一门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句话,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埇桥综合实验站站长王敏常挂在嘴边。

  1995年,王敏退役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埇桥区农机局任农机技术员。面对从未涉足的农业技术,骨子里不服输的王敏,发扬军人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扑下身子,潜心钻研农业和农机知识,向书本学、向农民学、向农机专家学。

  经过努力,王敏负责的技术推广站成为拥有自主产权的试验基地和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的全省优秀基层站所,王敏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农机农艺技术专家。

  在不同岗位上,退役军人永葆本色、攻坚克难,展现了奋勇争先的风采。

  “公安局的基层一线,我们女民警一样干得了、干得好!”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潞源派出所政委于文静,转业以来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为群众的平安保驾护航。

  军营生活,磨炼了于文静的意志,培育了她迎难而上的精神。用她的话说,“军旅生活在我身上打下了一辈子的烙印。”出任白庙北站派出所政委期间,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无论是日常车辆人员安全检查工作,还是拦截抓捕嫌疑人的危急关头,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广大退役军人正以自信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全力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火热实践,让军人的精神、军人的品格、军人的本色在各个岗位熠熠生辉。

  “参苗最怕涝,今年雨水多,耽误不得。”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口子李村,一场大雨刚过,张家产镇西洋参产业协会会长王文水换上一身迷彩服,上山去看地里的西洋参。为了发展西洋参产业,他曾被蛇咬过、摔断过肋骨,但从未打过退堂鼓。

  1979年,他退役后立志:“就留在村里,头拱地也要让村子变个样!”40多年来,他在文登区率先试种西洋参,用4年时间研究西洋参土壤改良方法,推广西洋参农田栽培技术,带动当地农民种植西洋参6万多亩,帮助3000余户家庭种参致富,带动10万多人就业。

  扎根基层

  帮扶群众

  “我们河口村百姓最要感谢的,就是出致富高招的民警李庆峰。”辽宁丹东长甸镇河口村村民冯毓芳说。

  15年前,村民们守着山清水秀的家园,却不知如何脱贫致富;15年后,村里户户建新房,村民们捧着“致富果”、开起农家院。这一切,都要感谢退役军人李庆峰。

  辽宁边检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李庆峰,从2005年开始,走遍了当地的家家户户,全面了解村子情况,为群众探索脱贫致富的方法。后来,他瞄准长甸镇适宜种植艳红桃、临近鸭绿江等区位优势,带领村民发展桃子产业和农家特色旅游业,让全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既是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2015年,退役后的李春燕回到广西玉林市凤山镇峨嵋村,看到昔日荒芜的山野密密麻麻种满了龙眼树,一串串滚圆金黄的龙眼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但后来她发现,乡亲们没有因增产而富裕——收获季节龙眼收购价钱很低,刨去成本几乎不赚钱。

  “不能让乡亲们的汗水白流。”李春燕望着眼前硕果累累的龙眼树,决心打造一个属于当地的品牌。李春燕开始跑市场、搞调研、做策划,成立公司销售龙眼。如今,在李春燕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客家桂圆”已成为玉林的重要品牌之一,销量稳定,带动了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2020年8月,李春燕担任峨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继续当乡亲们的致富带头人。

  福建泉州宝洲商品批发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聪河,从部队退役27年,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兵支书”再到一名企业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心回馈家乡回馈社会”是陈聪河朴素的目标。

  多年来,他不仅作为家乡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改善基础设施,一起奔小康,还积极捐款捐物,关心退役老兵、扶贫助弱、关爱老人、教育帮扶,用实际行动彰显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和情怀。

  舞台虽不同,本色永不改。以“最美退役军人”为代表的广大退役军人,自觉秉持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在人生不同阶段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汇聚成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大型原创陇剧《大禹治水》15日首演 100张门票免费送市民 大型原创陇剧《大禹治水》15日首演 100张门票免费送市民
  • 张掖市非遗舞台剧《宝卷印象》在武威、金昌等市州上演 张掖市非遗舞台剧《宝卷印象》在武威、金昌等市州上演
  • 交通运输部批复甘肃省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交通运输部批复甘肃省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 【续写丝路新篇章】兰州黄河楼: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续写丝路新篇章】兰州黄河楼: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 图解|@所有人 这10个网络安全小常识 你一定用得到! 图解|@所有人 这10个网络安全小常识 你一定用得到!
  • 微动画|网络诈骗这么多 如何保护我们的手机安全 微动画|网络诈骗这么多 如何保护我们的手机安全
  • 【我为群众办实事】兰州新区西岔园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移民搬迁谱新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兰州新区西岔园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移民搬迁谱新篇
  • 【美丽乡村行】清水沟:田园美景入画来 【美丽乡村行】清水沟:田园美景入画来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武九高速公路建设按下“快进键” 建成
2   大型原创陇剧《大禹治水》15日首演 100
3   张掖市非遗舞台剧《宝卷印象》在武威、
4   张掖临泽:“四加四减”工作法促税收征
5   全面提升“四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
6   张掖临泽:纳税服务再提速护航10月大征
7   《刘光华先生、李蔚先生八五华寿纪念文
8   陇原风华——白恩平中国画小品山水沙龙
9   全运“双冠王”张新艳收获西北师大“校
10   纪念兰州太平鼓赴“1990年亚运会”演出
11   9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117.55亿千瓦
12   白银市政府原统办大楼开始拆除
13   武威松山旅游小镇初具规模
14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九指导组在天水开展
15   天水面向社会收集历年公祭伏羲大典资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