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引领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1-10-12 10:5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赵满同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冯培王颖(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引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具有重要意义。

  人无精神不立。志气、骨气、底气,既是一个人情怀操守、品行特质的集中展现,也是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直观反映。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就能够葆有“高筑神州风雨楼”的人生境界、富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气概、拥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大抱负。然而,志气、骨气、底气并非天然拥有,须靠培养锤炼习得。今天的青年早已远离了战火硝烟、艰难困苦的岁月,成长在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新时代青年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真正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绝非轻轻松松就能完成。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培养青年以高远志气立心,浩然骨气立命,深厚底气立业,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向党和人民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满意答卷。

  一是更加注重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获得不竭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之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既是民族精神在百年风华中的凝练,也是时代精神于千秋伟业里的镌刻。这一精神谱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每一个当代中国青年都应弘扬光大的精神品性。我们要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将红色资源与历史机缘充分整合,让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通互动,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刻影响青年的思想体系。通过强化“大思政课”的一体化、大格局建设,引领青年在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学习领悟中,清晰把握我们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的宏伟历史进程和宝贵精神财富,进而将志气、骨气、底气固化为信仰,转化为信念,强化为信心。

  二是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品格,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尚境界,映照出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志气;“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无畏气概,体现出志士“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的豪迈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操守,呈现出圣贤“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的坚韧底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我们要在整个文化教育体系中,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传导多层递进,借助传统空间、媒介传播、朋辈互动等多条路径,创设喜闻乐见、耳濡目染、深度覆盖等多种情境,使青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与时代同步,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引领青年于厚重背景中知晓我们从哪里来、明晰我们向何处去,在与历史虚无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等错误思潮做斗争时,以志气亮剑,以骨气扬威,以底气免疫。

  三是更加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有效运用各种现代教育传播手段,鲜活营造实践情境,让青年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论贡献、实践要求,切实感受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中国奇迹、世界影响,引领青年切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成为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接续奋斗者。

  回望风雨如磐的20世纪,一大批站在那个历史关口的时代新人,作为中华民族的青年先锋和革命前驱,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风云变幻的21世纪,挺立于我们这个关键节点的时代新人,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者和接棒人,要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成人铸魂,为成长植根,为成才固本,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奋斗,续写出人类文明史上更辉煌的篇章。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2日 06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新区警方快速侦破工地盗窃案 兰州新区警方快速侦破工地盗窃案
  • 微动画|青春不还债 请对“校园贷”说NO! 微动画|青春不还债 请对“校园贷”说NO!
  • 【“飞阅”中国】“丝路古城”别样秋 【“飞阅”中国】“丝路古城”别样秋
  • 喜讯!兰州市代表队获得全省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 喜讯!兰州市代表队获得全省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
  • 男子扮“富二代”骗财骗色 陇南警方赶赴兰州擒获 男子扮“富二代”骗财骗色 陇南警方赶赴兰州擒获
  • 空置房如何办理停暖?过热费如何收取? 空置房如何办理停暖?过热费如何收取?
  • 甘肃2025年市级行政区高铁覆盖率将达100% 甘肃2025年市级行政区高铁覆盖率将达100%
  • 甘肃省开展陇原青年英才选拔工作拟选拔260名英才 甘肃省开展陇原青年英才选拔工作拟选拔260名英才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白银市白银区强湾乡:“小核桃”结出“
2   兰州新区警方快速侦破工地盗窃案
3   微动画|青春不还债 请对“校园贷”说NO
4   下半年“大手拉小手、艺术伴我走”进校
5   第二届“大路西行——中国油画作品展”
6   【“飞阅”中国】甘肃定西:黄土高原穿
7   【“飞阅”中国】“丝路古城”别样秋
8   【大美甘肃】祁连山下千亩杏林“染”秋
9   优化甘肃区域和产业新布局
10   “食安肃南”品牌建设显成效
11   书韵飘香满小城——金昌市倾力打造悦读
12   甘肃省大力创建示范型“退役军人之家”
13   瓜州“南果北种”收益佳
14   一条独具特色的小麦育种之路——旱地冬
15   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典型样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