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滋养精神根脉 凝聚奋进力量——国庆假期品味文化中国之美

21-10-04 07:39 来源:新华社 编辑:赵满同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滋养精神根脉 凝聚奋进力量——国庆假期品味文化中国之美

  新华社记者周玮、王鹏、余俊杰

  农民歌会的动人乡音,汇入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雄浑交响;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好戏连台,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领跑国庆档,点燃爱国情怀;遵义、西柏坡等红色景区热度持续攀升,人们沿着红色版图感悟初心使命……2021年国庆长假,实现全面小康后的多彩节日图景,勾勒出一个精神上“强起来”的文化中国。

  厚植家国情怀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10月1日清晨,伴随着雄壮的国歌,10余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高唱《歌唱祖国》。

  新中国华诞之际,人们难抑激动,唱出对党的深情——歌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歌唱消除绝对贫困,歌唱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不仅仅是国庆期间,事实上自5月以来,超1.7亿人次参与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一首首红歌如同一面面旗帜,在传唱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长假期间,感悟党史、礼赞祖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江苏举办“翰墨丹青颂党恩”书画作品展,海南开展“向祖国献礼”群众舞蹈展演,青海组织文艺轻骑兵“学党史、感党恩、惠民生”下基层文艺演出……

  10月1日,人们在北京长安街西单路口“喜迎冬奥”主题花坛前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同时,享文化盛宴,为精神充电,“过文化节”是近年来的新时尚。

  10月1日晚,读者在海口市海口湾云洞图书馆阅读。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长假刚开始,“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国庆七天预约已显示售罄。“叹服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胸襟,叹服现代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观展后,大三学生张然如是说。

  大江南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实践,滋养精神根脉、涵养文化自信。

  传承让戏曲更青春。在昆山,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如约而至,《浣纱记·吴越春秋》《瞿秋白》等陆续登场。在北京,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国庆亮相园博园,红色戏曲经典交响音乐演唱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等讴歌时代。新老艺术家披挂上阵,年轻观众前来捧场。

  10月1日,游客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叠石花谷景区游玩。新华社发(冉川 摄)

  国风、非遗引领新潮流。到兰州,看“如意甘肃·多彩非遗”全省非遗展演,唢呐高亢、道情悠扬、花儿动听;来洛阳,“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带你开启黄河非遗之旅;在泰安,体验“国庆吃面 国泰民安”新民俗,祝愿国运绵长,厚植家国情怀……

  凝聚精神力量

  走进影院享受一场精神盛宴,是国庆长假文化消费一大热点。

  10月1日,在昆明一家电影院,观众在电影《长津湖》展板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这个国庆档,《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影片激扬红色主旋律,在观众中引起广泛共鸣。

  《长津湖》生动刻画志愿军战士的顽强不屈,致敬“最可爱的人”。《我和我的父辈》讲述四个家庭父辈的人生经历,再现奋斗精神血脉传承。

  时代大叙事中,英雄人物与平凡个体闪耀出的蓬勃力量,击中我们的心房。

  “我的爷爷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常跟我讲起当年在前线啃冻土豆的经历。”吉林通化市市民王蔷说,“影片《长津湖》让我更加感恩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本书,书里写满了努力拼搏的经历。”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祁怡菡看完《我和我的父辈》后说,“此生不悔入华夏。作为大学生,我会传承中国精神,找准人生方向,努力奋斗。”

  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国庆期间上映,人们将在大银幕上体会“红色经典 数字科技”的独特魅力。

  统计数据显示,国庆前两天,我国电影票房突破10亿元,其中《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分列票房榜前两位。

  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为人民提供丰富文化滋养,提振民族精气神。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用独特风格书写红军故事的《云霄之上》荣获“天坛奖”最佳影片,诗意主题表现战斗残酷和人性温暖。

  将视线转向小荧屏,电视剧《功勋》再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不凡历程,《理想之城》《启航:当风起时》《夺金》等奏响积极向上的时代和鸣……

  “‘燃’到值得站起来鼓掌!”年轻观众看过《功勋》后留言:英雄才是民族精神图谱上最醒目的标识,是历史天空中最灿烂的星斗。

  赓续红色血脉

  10月1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入口处排队入馆。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为满足国庆假期参观需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将每日参观预约人数相应提高。但国庆节这天的参观名额,还是一上线就被预约一空。

  10月1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还原长征场景的“4D+6面”全景影院,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目睹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的场景。“看着红军战士们在雪山草地里互帮互助、苦中作乐,咱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感谢为新中国拼搏的先烈,是他们给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胡棉舒说。

  10月1日,人们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内参观拍照。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这个假期,#这才是国庆该去的地方#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红船,从革命圣地延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国各地红色景区热情的游客给出了答案——用“红色密码”打开这个“黄金周”的出行方式。

  10月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长假首日,广州15家红色景区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举办“红歌快闪”国庆特别节目,推出“文创+集市”、大榕树影院、红色文化研学等系列主题活动,岭南特色吸引游客。

  10月1日,游客在重庆白公馆景区参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在重庆,白公馆“小萝卜头”雕塑被游客敬献的鲜花包围,红岩革命纪念馆留言簿上一句句感言动人心弦。一位带着儿子体验红色之旅的父亲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想让儿子明白中国为何能从积贫积弱走向如今的繁荣富强。

  10月1日,游客在重庆红岩魂陈列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英雄纪念碑前放一束鲜花,留言簿上写下而今的盛世中华……越来越多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到红色景区打卡,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预订红色旅游产品的游客中,25岁以下群体占比近20%,创近年新高。

  “我特意带一家人来现场感受红色文化,也体验乡村小康生活,让孩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国庆假期,福建市民王彤红一家来到中共鼎平县委旧址参观。

  “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不少村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红色旧址所在的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周山村村干部说,近年来,当地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红色+绿色”的特色乡村振兴路。

  浓郁的乡情乡愁,深沉的文化自信,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描摹家国团圆的复兴气象,凝聚同心同德的奋进力量。(参与采写:张紫赟、陈爱平、魏婧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集聚科技英才 实现强省战略——甘肃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综述 集聚科技英才 实现强省战略——甘肃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综述
  •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客车到村 甘肃省建成安全便捷农村交通网络 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 客车到村 甘肃省建成安全便捷农村交通网络
  • “环西部火车游”主题活动成全国旅游宣传推广典型 “环西部火车游”主题活动成全国旅游宣传推广典型
  • 兰州:国庆首日十万支玫瑰发往全国 兰州:国庆首日十万支玫瑰发往全国
  • 【大美甘肃】秋色晕染马蹄寺 【大美甘肃】秋色晕染马蹄寺
  • 《丝路花雨》50张门票免费送市民 《丝路花雨》50张门票免费送市民
  • 甘肃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甘肃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 文艺盛宴庆百年华诞 翰墨丹青绘美丽中国——甘肃省国庆节日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文艺盛宴庆百年华诞 翰墨丹青绘美丽中国——甘肃省国庆节日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沿黄九省区博物馆联名考古盲盒上线
2   玉门印象
3   留言字字动人心——追记“时代楷模”邱
4   甘肃省委老干部局组织部分省级老同志赴
5   定西临洮:民政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6   打通,最后一条隧洞——引洮供水二期骨
7   以业富民 以文化人——张家川回族自治
8   酒钢集团成功研发手机LOGO用不锈钢
9   兰州超额完成“十三五”碳减排目标
10   【祖国颂·陇原新气象】鼓劲加油干 奋进
11   央视《直播长城》节目走进嘉峪关
12   线上线下大放异彩 中国非遗民众"家门口
13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全力化解“登记难”
14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党参等3项食品安
15   留言字字动人心——追记“时代楷模”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