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国创造”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天眼”望天、“蛟龙”探海、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量子计算机“九章”问世……“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众多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重大跃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020年11月30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政治局举办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为我国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作出全面部署。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原航天工业部207所工程师胡国华,提交了我国第一件专利申请。这件最终审核批准专利号为“85100001.0”的专利为“可变光学滤波实时假彩色显示装置”,用于分析卫星图片。
如今,依靠自主创新,我国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方面硕果累累,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稳步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组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多家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组建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显著加强......我国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20日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从去年的第14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2位,仍是全球排名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9月17日,在空间站工作生活90天、完成既定任务之后,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球。
在此次飞行任务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硬科技”随处可见。神舟十二号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可控。
科技创新的时代大潮奔腾不息。除了航空航天这张响亮的名片,我国在信息通信、高铁、核能等领域也已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刷新我国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的纪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无疑将为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为了更好运用知识的创造以造福人类,我们应该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
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场合表达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合作、互利共赢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2020年7月31日,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如今,北斗系统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北斗系统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国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迄今,我国已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为全球知识产权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让一切创新成果受到尊重,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我国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向知识产权强国进发。
相关新闻
- 2021-09-24香港中联办发言人:美国企图搞乱香港 铁证如山 无可辩驳
- 2021-09-24国务院港澳办:支持外交部发布《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
- 2021-09-24中国在联大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有多重要?
- 2021-09-24外交部: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