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问”中美如何解答,习近平给出了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0日上午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
这通电话,是一个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同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举行的第11次通话。加上刚刚出席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习近平主席最近一个月也已经以视频方式出席了3场重要的国际多边活动。
这通电话,也是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第二次应约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CNN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特别强调,是美国主动打来电话。
乱云飞渡仍从容。中国元首外交,始终在拉紧全球合作的纽带。
而合作,无论美国真心实意还是另有心思,中国,都淡然处之。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通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到:
中美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
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拜登上任之初,国际社会就对其改善中美关系抱有期待。
作为美国国会派出的第一支访华代表团成员,早在1979年,时任参议员的拜登就首次来到了中国。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中国的发展是对美国有利的。2011年,拜登再次访问中国。
那次访问之后,拜登在美媒专门发表过文章:《中国崛起不是我们的终结》。文章中写道:“中国的崛起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竞争,美国能够并将在这种竞争中蓬勃发展。”
今年除夕,中美元首年内的第一次通话中,拜登还向中国人民拜年。权威人士告诉谭主,那次通话,由美国发起邀约,时间也是特意挑选在春节。
一开始表示了诚意,但可惜,行动没有跟上思想。
拜登上任之后,中美关系越走越远。近几个月来,美国国会有关中国的法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仅7月一个月,就有十几个,其中大多建议采取反对或限制性政策。美国对华打压、遏制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与一开始的积极姿态,背道而驰。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改善的期待,落空了。究其原因,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告诉谭主:
”
时与势,已经在中国一边。
大国更应该有大国的样子。通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到: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许多共同难题,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就在这次通话时,美国今年累计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飓风“艾达”仍在袭扰,纽约州与新泽西州也进入紧急状态。
△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受飓风“艾达”影响的当地灾区
阿富汗撤军,一地鸡毛,也让拜登支持率跌至上台以来最低。路透社与益普索的联合调查显示,拜登的支持率下降了七个百分点,只有46%的美国成年人认可拜登在任时的表现。
△路透社和益普索民调:美国人在阿富汗撤军上给了拜登低分
重重危机发出“红色警报”,美国的对华心态正在出现微妙的变化。对此,吴心伯用了一个词来概括:
前倨后恭。
拜登上任之后,一开始故意冷淡中国,名义上是说他需要评估对华政策,但实际上忙着跟一些盟国打交道,淡化对华关系。
从5月份,美国就开始坐不住了,与中国的交流越发频密。
先是美国贸易代表、美国财政部长等美国经贸团队成员开始接连与中方通话;7月份,美国副国务卿舍曼主动提出访华;8月份,王毅外长也两次应约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
与交流频率增加并行的,是美国内政外交的困局逐渐加深。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不久前警告说,仍在对华征收的关税已伤害了美国消费者。而美国迟迟没有终止的关税,正在推高美国的通胀水平。美国上半年的通胀水平,一度创下了近13年来的最高纪录。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彭博社8月还放出消息称,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正在考虑出访中国,这可能将是拜登政府上任以来,中美两国官员首次举行面对面的经济会谈。
△耶伦考虑出访中国,这将是她就任财政部长后首次访华
套路,仍然是虚虚实实。但原来只强调竞争的美国,也开始不得不相较以前展现理性务实的态度。
这次通话,美国也再次释放了主动对话合作的信号。背后原因,习近平主席在上次与拜登的通话中已经提到: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一场灾难。
这次通话,习近平主席也重申: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
最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中美关系新变化:竞争加剧,依存加深》。结论很明确,尽管美国在强化与中国的竞争导向,但对中国的依赖正在逐渐加深。
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但,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如王毅外长在会见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时所说:现在球在美方一边。
现在正在逐步失去全球信誉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如果是真心想合作,只能先放下“身段”,面对现实,与中方开展开放性对话。
随意贴标签,妄图牵着中国的鼻子走,不可能,也不现实。
中国,只会走自己的路。
这次中美元首通话,谈及的内容很广,包括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
这些议题,习近平主席在元首外交中频繁提及。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已经先后以视频方式出席10余场重要的国际多边、双边活动。
这是大国外交的自信,更是立己达人的胸怀。
就在这次通话前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年内中国将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一亿剂疫苗。刚刚召开的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王毅外长也宣布,中方决定紧急向阿富汗提供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粮食、越冬物资、疫苗和药品。
疫情,没有阻隔中国合作的脚步,相反,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命运与共的深刻内涵。本次通话中:
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方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立场,强调中方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一直积极主动承担同自身国情相符的国际责任。
早在去年,中国就已经给出了绿色贡献的细化时间表。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碳排放强度降幅最大的国家,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绿色发展,中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自己的节奏。
9月3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结束了年内第二次访华行程。再一次就气候问题与中方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中美双方并没有达成联合声明。背后的原因,吴心伯给谭主做了解释:
“
气候问题上,中国是以《巴黎协定》为原则,而不是以美国要求为原则,所以,如果美方就气候变化问题给中国提出要求,中国自然不会理睬。
”
合作,可以商量着来,但绝不是颐指气使。
中美能开展气候合作的前提,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也说得很清楚:
在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础上,两国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接触对话。
美国一直希望气候变化合作能成为中美关系的“绿洲”,但如果“绿洲”周围都是“荒漠”,“绿洲”迟早会被沙化。
换句话说,中美气候变化合作不可能脱离中美关系的大环境。
面对中美关系这个待解的“世纪之问”和必答题,中国已经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美国怎么答,中国静观其变。
相关新闻
- 2021-09-10学习正当时丨总书记的关怀让乡村“大先生”们心里暖暖的
- 2021-09-1080多年前的开学季,这“三问”振聋发聩
- 2021-09-10习近平:中美关系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 2021-09-10师者,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