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别让“高流量”带偏正能量

21-09-01 22:4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狄东阳

  原标题:别让“高流量”带偏正能量

  【文化评析·新时代需要健康的审美观⑤】 

  近段时间以来,“流量明星”成为公众热议话题。唯流量论的不良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视行业的正常生产规则。“流量明星”一夜成名,但有些人德不配位、才不配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他们最终“翻车”。“流量明星”现象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观的走偏。

  首先,是价值观的走偏。“流量明星”作为从事演艺工作的个体,本应通过诚实努力的劳动,为社会带来健康积极的精神价值。但是,一些“流量明星”盲目尊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推行极端的“个人主义”,在个人思想和精神价值上逐渐走入歧途。有的“流量明星”为了一己之私而挑战社会伦理道德,借助资本哄抬带来的“声誉”,疯狂捞取个人的好处和利益,甚至还有人借助“饭圈”粉丝的崇拜,不惜触碰法律红线、道德底线,最终个人形象崩塌,“人设”碎了一地,受到法律严惩。这些艺人无视社会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甚至无视法律法规,这种价值观的走偏令人警醒。

  其次,是审美观的走偏。一段时期以来,很多艺人或以羸弱形象示人,或追求“蚂蚁腰”“瓜子脸”等所谓的“高颜值”,扭曲了健康的审美观。为了追求这样的颜值,这些人不惜对自己的真实容颜进行砍削和藻饰,变成千篇一律、苍白无力的形象,而这种畸形的审美居然在“饭圈”粉丝的追捧中成了一种“时尚”。走偏的病态审美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取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从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来看,这种病态审美观都不符合时代需求,会将年青一代的审美观引入歧途。

  再次,是艺术观的走偏。很多“流量明星”自以为有了名气和流量,受到了“饭圈”追捧和资本追逐,就频繁奔赴在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以及各类活动的现场。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严格、专业的艺术训练,也缺乏深入生活的体验,只靠一张“完美”颜值的脸来敷衍艺术创作。这样的态度显然难以塑造出扎实厚重且富于生命力的艺术角色和艺术形象。

  造成以上价值观、审美观、艺术观走偏的症结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流量明星”本人缺乏生活积累和阅历,缺乏专业、严格的训练和艰苦的艺术创作积淀;而有些媒体平台热衷炒作、一味追求热度和“眼球”,借助“饭圈”来推动市场,形成产业链,捞取各方利益;更深层次原因,则是资本的推动。很多利益集团通过“流量明星”来攫取各种利益,同时又不断“造星”,让一个又一个“流量明星”成为自己的“摇钱树”“发财树”。

  面对“流量明星”的这些乱象,深思其中的种种原因,我们应当进行认真和严肃的反思,在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观上,旗帜鲜明地提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各种主张。

  在价值观上,大力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努力做有益于时代、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正能量的文艺工作者;在审美观上,积极倡导健康向上、自然本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风尚,要把中国文化中自然天成的审美追求,同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向上的审美需求,以及新时代富于理想和时代光芒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创作出更多新时代有筋骨、有风骨、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在艺术观上,应当倡导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文艺工作态度,演艺工作者应当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新时代沸腾的生活中、从人民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和能量。同时努力学习各种文艺理论、中外艺术经典和人文知识,用丰厚的艺术底蕴涵养和武装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学养、有经验的艺术工作者。

  总之,别让“高流量”带偏正能量。今天我们面对“流量明星”出现的问题,需要从认知上看到深层次的原因。我们要从演艺从业者个人素养的提升、媒介的规范和资本的监管等多个渠道入手,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广大的艺术工作者应当努力锤炼自己的艺术本领,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观,塑造新时代的艺术经典,为新时代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质和时代风采的文艺经典与艺术佳作。

  (作者:胡智锋,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拍客】兰州迎来开学季 快来围观“神兽归笼” 【陇拍客】兰州迎来开学季 快来围观“神兽归笼”
  • “神兽”返校 兰州交警招式尽出 花样“护”学 “神兽”返校 兰州交警招式尽出 花样“护”学
  • 孕妇列车上分娩在即 兰州铁警四分钟帮忙送医 孕妇列车上分娩在即 兰州铁警四分钟帮忙送医
  • 图解丨人社民生“甘快答”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热点问题解答 图解丨人社民生“甘快答”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热点问题解答
  •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新发展理念 推动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新发展理念 推动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
  • 开学第一天 兰州这所学校送给孩子一朵小红花 开学第一天 兰州这所学校送给孩子一朵小红花
  • 临夏州永靖县法院集中开展涉金融债权、涉企案件及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 临夏州永靖县法院集中开展涉金融债权、涉企案件及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
  • 甘肃省气象局组织开展2021年全省气象部门气象保障服务应急演练 甘肃省气象局组织开展2021年全省气象部门气象保障服务应急演练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红古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络漫宝”电
2   兰州安宁警方破获冒充“军人”系列诈骗
3   甘肃银行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
4   甘肃省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扩招专项工作
5   【陇拍客】兰州迎来开学季 快来围观“
6   兰州市开学第一课 46万“黄河少年”传
7   “神兽”返校 兰州交警招式尽出 花样“
8   甘肃省首次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纳入
9   孕妇列车上分娩在即 兰州铁警四分钟帮
10   图解丨人社民生“甘快答” 流动人员人
11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新发展理念 推动
12   路况提醒!9月1日22时至3日7时 兰州建
13   甘肃省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
14   24人被问责 49家企业被立案处罚!甘肃
15   兰州榆中:凝练“十四五”项目849个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