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博览会:面向世界讲述合作共赢新故事
观众在第五届中阿博览会清洁能源与新型材料展区了解核能项目模型。
参展商在第五届中阿博览会现场观看光伏产品模型。
在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展览现场,机器人“列队行进”。
本版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编者按
8月19日至22日,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习近平主席向博览会致贺信强调:“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共谋合作发展,共促和平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更高水平,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盛会如期闭幕,成果丰硕喜人。如何看待本届博览会的突出亮点和重大意义?怎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阿合作,将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就此专访多位专家,并邀请四位博览会亲历者话体验、聊期待,共同感受“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各界努力和美好前景。
本期嘉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 刘华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 盛朝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杨丽艳
【专家答问】
线上+线下,洽谈交易更高效
记者:回顾刚刚结束的本届博览会,有哪些突出亮点,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刘华芹:第五届中阿博览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背景下举办的,首次启动了线上博览会,设置了“三维云展馆”“二维云商城”等,搭建了更为高效便捷的经贸合作平台。本届博览会签约成果总计277个,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566.7亿元,其中:投资类项目199个,投资额1539.2亿元;贸易类项目24个,贸易额27.5亿元。可以说,成果非常丰硕,达到了预期效果。
盛朝迅:近年来,中阿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旺盛活力,本届中阿博览会着力打造多方共商共建共享平台,吸引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农工商会总联盟等有关国际机构、商会协会和企业深度参与,我国河南省、重庆市等多个省区市主动组团参会参展、集中签约。数字化合作充分融入各项活动,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比如,专设数字经济展区,充分运用数字化会展手段提升现场体验感,实现高效便捷洽谈交易。
杨丽艳:本届中阿博览会设置数字经济、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医疗康养、跨境电商等6个主题线下展区,展览展示水平高,注重经贸合作实效,有利于开辟合作新空间。借力中阿博览会,目前,宁夏已经与18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交流合作,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56家企业,博览会的溢出效应令人期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宁夏与阿拉伯国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农业技术和经贸领域建立了密切联系,在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园艺栽培、葡萄种植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为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国民生活状况、消除饥饿贫困开展了有益尝试。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辟新空间
记者:本届博览会对深化中阿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具有怎样的作用,将为我国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
刘华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在各方努力下不断走深走实。本届博览会设置的农业合作、技术合作、能源合作、大健康等方面的议题拓展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范围,为深化中阿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也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届博览会为此做出了积极探索:由单一的中方对外投资合作转变为面向中国市场的多种合作形式;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提供的发展机遇探索多领域不同的合作模式,以国际合作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就拓展“互联网+”合作领域而言,本届博览会首次推出了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范例,以“数字赋能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展示中国节水与数字治水成果,推动国际涉水领域的交流合作。
唐志超:本届博览会设置的议题既包含中阿经贸合作的传统领域和重点深耕领域,又延伸到了中阿创新性合作领域,大大拓展了中阿合作的广度和宽度,对推动建设绿色丝路、健康丝路、数字丝路具有重要价值。
盛朝迅:通过举办中阿博览会,有助于中阿双方在扩大开放中加大各自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步伐。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扩大进口、成为全球商品和服务的巨大引力场提供了助力。
未来中阿经贸合作活力常在、前景广阔
记者:中阿经贸领域合作为何能够成果丰硕? 本届中阿博览会向世界传递了什么信号?
唐志超:经济上的互补性是中阿经贸合作的现实前提和主要驱动力,从官方到民间的深厚友谊是中阿经贸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的重要基础。双方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丰富经贸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近年来,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园区,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从货物贸易到金融合作,日益丰富的合作形式和不断扩展的合作内容,让中阿经贸合作动能不减、活力常在。
刘华芹:在疫情影响下,中阿合作并没有按下“暂停键”,博览会如期举办凸显了中阿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情谊,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信心和力量,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良好示范。
中阿经贸领域合作成果丰硕的原因包括:一是确定了主要合作方向。在2014年6月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1+2+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为中阿经贸合作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战略协调和行动对接。中阿2018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政治互信日益增强,中国已同19个阿拉伯国家以及阿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积极开展战略对接。三是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截至2021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举行了九届部长级会议、十七次高官会和六次中阿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推动了各领域合作稳步发展。
杨丽艳:“十四五”时期,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等阿拉伯国家战略也在稳步实施。中阿发展阶段衔接、理念思路契合、经济结构互补,中阿经贸合作符合中阿双方共同发展利益和人民福祉。中阿双方同属发展中国家,谋求合作时秉承平等原则。阿拉伯国家有意愿引进并学习我国技术,完善自身相关产业。双方在荒漠化防治、清洁能源、国际产能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化、绿色贸易、绿色金融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这些都使得中阿合作前景广阔。
促进中阿合作上台阶
记者:今后,怎样更好发挥中阿博览会重要平台作用?
杨丽艳:展望未来,中阿博览会须顺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势,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主动性。为此,应当不断完善中阿博览会现有的“中阿共办、部区联办、民间协办”机制。升级“中阿共办”机制,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在阿方设立联络机构,精准组织阿方政府、企业人士参加;强化“部区联办”机制,发挥部委主导作用,建立中阿博览会筹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适时研究活动策划、设计方案等;优化“民间协办”机制,与各类市场主体建立资源互补型的定向合作机制。
刘华芹:今后,可考虑将线上博览会转变为“不落幕的展会”,为各国企业提供常态化的交流与交易平台;吸引更多“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协会、商会及各类机构参会,扩大博览会规模并提升其影响力;搭建中小企业交流平台,扩大博览会的受众范围。
唐志超:未来,应突出中阿博览会的高端属性,吸引更多第三方国家和地区参加;研究在阿拉伯国家举办专业展览会的可行性;探索实施“一博多专”模式,以博览会为龙头,不定期举办高等级专业展销会。
盛朝迅: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要求,促进中阿服务贸易上台阶;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培育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在项目建设、市场开拓、金融保障、风险防控等方面下功夫,促进中阿国家投资合作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
- 2021-08-23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成果丰硕
- 2021-08-23中阿共建“一带一路” 彰显命运共同体之内涵
- 2021-08-23第五届中阿博览会跨境电商展区亮点纷呈、精彩不断
- 2021-08-23新华全媒+ 丨“低碳”为中阿能源合作带来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