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看浙里】浙江探路共同富裕 抱团发展成致富“金钥匙”
原标题:【共同富裕看浙里】浙江探路共同富裕 抱团发展成致富“金钥匙”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冯烁 费磊 李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随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率先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目前,浙江省全域推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在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的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二期入驻抽签仪式现场,武长村村民姚立凡刚刚通过自留地置换了园区内“拎包入驻”的农业大棚。
姚立凡:我们可以直接在大棚里灌溉了,以前排水有时候会淹掉,现在大棚外面新建了排水渠道。
去年,姚庄镇将几个紧邻村的6000亩农田统一规划,通过土地流转、以棚换棚的形式,让有种植需求的农户在新大棚可实现20%以上增收,3个大棚一年能有15万元左右的收成。
姚立凡:同样换过来的话,至少多了一亩地。产量我想应该有10%—20%的增长。
在嘉善县大云镇坐落着这样一座中德生态产业园,当地村通过“飞地抱团”模式,集体出资成立公司引进以德国为主的精密机械、装备制造企业9家,每年按投资额的10%给予出资村保底分红。
大云镇经济发展办主任林晨:通过“飞地抱团”把所有的土地指标集中起来,放到区位优势好的地方,这样能引进一些优质企业进来,同时给我们带来更多税收的收入。
3年间,这座产业园已为22个“股东”村带来了3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分红效益。
魏塘街道国庆村党支部书记魏永梅:我们现在的道路都经过硬化、绿化、美化,条条路上有路灯,我们每一个空闲的公共地块都有健身小广场。
“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这首歌谣是改革开放前浙江东阳市花园村的真实写照。现如今的花园村建立起了一片花园红木家具市场。杜承三如今已经成为浙江卓木王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800多名员工。
杜承三:红木产业能带动当地餐饮、房屋租赁等产业发展,所有一系列相关产业都带动起来了。
目前花园红木产业辐射到周边六个乡镇街道,数以十万计的老百姓使用这套“共富密码”过上了小康生活。
当地居民方萍:现在每年人均收入都在递增,而且我们花园村福利也很好,每家每户按人口来说,每个月都可以领到油、米、面、鸡蛋和肉。
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看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战场在“三农”,而产业兴旺是前提。
王通林: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把我们山区的、把广大农村比较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和现代农业对接起来,和整个现代的物流体系、电网电商以及信用金融体系对接起来,这样我们整个农业发展就会有规模、有效益。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