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甘肃兰州:黄河之滨 绿色地标“炼成记”

21-07-14 19:06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怡新

  新华网兰州7月14日电(宋燕)看机器人“玩魔方”、亲身体验宇航员生活……地处黄河之滨的甘肃科技馆不仅是当地市民走近科学、了解科技必去的打卡点,也是一座绿色节能的地标建筑。

  甘肃科技馆外观。(受访对象供图)

  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路径之一。“从外观到建筑结构、材料使用等,从设计到施工,节能减排的理念贯穿甘肃科技馆建设始终。”7月13日,甘肃科技馆设计团队成员、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冯志涛接受媒体采访,讲述这座绿色建筑“样板”是如何建成的。

  2012年7月,一份由冯志涛所在设计团队起草的近30万字关于“甘肃科技馆初步设计说明”出炉,勾勒了甘肃科技馆最初的模样。而这份说明凝聚了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电气等多个专业设计人员的心血。

  “整个设计、施工方案从探讨到落地,不知优化改进了多少次,仅施工蓝图就有两尺多高。”冯志涛说,“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有了今天呈现在众人面前的甘肃科技馆。”

  他介绍,设计团队从空间形式与城市空间环境策略、地域文脉的探索、功能空间与流线策略、绿色建筑技术策略等方面提出设计理念,建立空间环境与绿色生态的适宜技术的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建筑与城市相互交融的体验空间。

  结合甘肃地域气候、文化特点,甘肃科学馆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一体化。冯志涛说,在建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建模模拟分析技术,对甘肃科技馆的朝向、布局及建筑物光、热、风、水等从能源上进行优化分析,“采用被动式节能与主动式节能的方式,确保节能效果最大化”。

  为了让光、热、风、水自然能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甘肃科技馆内部设计提炼了具有本土特点的民居样式,形成客厅、院落、空间布局,外观造型结合科技之眼、科技之桥的理念,使得建筑集现代气息与文化内涵于一体。在采用多项绿色建筑技术的同时,还引入了生态环保节能的屋顶庭院,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冯志涛说,花费这些“心思”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科技展示、体验空间。正因为对于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的充分彰显,甘肃科技馆获得了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后,并入选国家优质工程奖。

  截至目前,甘肃科技馆项目已经投入使用三年多,累计接待量逾百万余人次,已成为甘肃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重要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西和:小小花椒铺就脱贫致富路 西和:小小花椒铺就脱贫致富路
  •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八)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八)
  •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七)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七)
  •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六)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六)
  •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五)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五)
  •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四)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四)
  •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三)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三)
  •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二) 海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铭记光辉历程 坚定信仰信念 共青团兰州
2   西和姜席镇:规划先行扩产业 带富增收
3   敦煌:废旧轮胎的“华丽转身”
4   肃南:解民生“难题”增民生“温度”
5   民乐南丰镇:着眼绿色转型 推动特色产
6   临泽蓼泉镇:特色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
7   临泽蓼泉镇:整治环境 提升乡村颜值
8   敦煌黄渠镇:滴管蜜瓜长势喜人 丰收在
9   临泽:大道如虹筑坦途 砥砺前行谱新篇
10   民乐:高原夏菜迎丰收促发展
11   华亭:幸福花开别样“红”
12   西和:小小花椒铺就脱贫致富路
13   崇信:做强红牛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14   灵台中台镇:大棚西瓜采摘忙
15   瓜州: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