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首颗晨昏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发射 将为我们带来什么?

21-07-05 14:51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满同

  新华社甘肃酒泉7月5日电  题:首颗晨昏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发射 将为我们带来什么?

  新华社记者黄垚、胡喆

  5日7时28分,金色巨焰腾起,风云三号E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这颗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将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和D星组网运行,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晨昏、上午、下午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被称为“黎明星”的风云三号E星有何特别之处?它将为我们带来什么?

  新轨道 补上“最后一块拼图”

  一般来说,极轨气象卫星的首要任务是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观测资料。与美欧相同,我国现有极轨气象卫星观测时间均集中在上午10时、下午2时左右。每6小时观测同化时间窗内,全球总有2至3条轨道处于卫星观测空白区,无法提供全球覆盖的初始观测。

  “E星将补上全球数值天气预报观测资料的‘最后一块拼图’。” 中国气象局风云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杨军说,上午、下午和晨昏卫星三星组网后,每6小时可为数值预报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盖资料,能有效提高和改进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

  专家预测,这可能使南北半球预报精度提高2%至3%,洲际尺度的区域预报精度提高2%至10%。

  此外,同上午卫星和下午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观测时太阳高度角低,地形和云顶高度的几何特征更为明显。

  “利用这种优势,E星可以在晨雾、台风、强对流监测和分析中开展独特应用。”杨军说,“今后我们可以在晨雾产生时刻就进行监测,有助于为交通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指引。”

  7月5日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新技术 实现多个“首次”

  作为一颗“创新星”,风云三号E星有效载荷多、活动部件多、定量化要求高……在技术上实现多个“首次”。

  风云三号E星总设计师王金华介绍说:“E星装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新增大幅宽、高灵敏微光成像通道,动态范围达到7个数量级,是我国最先进的定量化全球微光探测仪器,在轨应用后可实现大气、陆地、海洋参量的高精度定量反演,大幅提高监测精度。”

  此次E星搭载国内首个双频双极化风场测量雷达,可获取全球海洋表面风速、风向等风场信息,并实现对海面风场高精度、大动态、高分辨率测量,也可测量海冰、土壤湿度、植被等地表物理特性。

  “船舶、海水浮标、沿岸海洋观测站等传统观测手段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无法保证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王金华说,卫星监测可帮助获取更加精确的海洋风场数据,为气候变化研究、海洋航运、海洋工程等提供参考。

  同时,E星还在国内首次实现全能谱太阳观测,通过3台不同载荷分别从光谱、成像、辐射总量等侧面对太阳进行全方位同步观测,将为科学家理解地球气候和天气变化原因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

  7月5日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新起点 推动多领域应用

  专家表示,风云三号E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提升我国在气象预报预测、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生态监测、空间天气预警等应用层面的能力,完善我国现有气象业务观测体系,同时使我国在业务上形成同欧美卫星的等价互补之势。

  “依托E星独特的全球观测资料,我国可以同世界其他气象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气象事务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张鹏说。

  组网观测后,包含E星在内的风云三号卫星可用于开展大范围植被、陆表温度等参数定量反演以及水体、积雪、热异常点等地物目标识别工作,为干旱、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风险与应急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E星新增的城市背景灯光合成、洋面风、云区温湿度廓线等遥感产品,将在社会经济、海洋动力、大气探测等研究领域有所应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献礼建党百年 甘肃原创话剧《八步沙》7月5日晚在北京上演 献礼建党百年 甘肃原创话剧《八步沙》7月5日晚在北京上演
  • 武威2000亩芍药花海美翻万千游客(图) 武威2000亩芍药花海美翻万千游客(图)
  • 兰州榆中:“牛羊菜薯药”五大产业均衡发展 高原夏菜产量突破75万吨 兰州榆中:“牛羊菜薯药”五大产业均衡发展 高原夏菜产量突破75万吨
  • 武威重离子中心升级换代治疗舱年内投入使用 武威重离子中心升级换代治疗舱年内投入使用
  • 大型红色歌舞剧《腊子口·1935》震撼首演 大型红色歌舞剧《腊子口·1935》震撼首演
  • 兰州新区“红色车厢”打造流动党建文化阵地 兰州新区“红色车厢”打造流动党建文化阵地
  • 海河情深润陇原——天津市加大东西部协作帮扶甘肃省综述 海河情深润陇原——天津市加大东西部协作帮扶甘肃省综述
  • 今年甘肃省高考录取7月6日开始 招录工作日程安排公布 今年甘肃省高考录取7月6日开始 招录工作日程安排公布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刘家峡水库腾库容迎汛期
2   献礼建党百年 甘肃原创话剧《八步沙》7
3   [中国三农报道]甘肃敦煌:李广杏成熟上
4   风沙线上党旗红 王东军:三年坚守造林
5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在甘肃甘南召开
6   甘南:多措施推进“环境革命” 发力文
7   甘肃兰州 光耀母亲河 万众心向党
8   甘肃酒泉 风云三号E星发射成功 填补黎
9   武威2000亩芍药花海美翻万千游客(图)
10   品牌化是乡村振兴重要路径
11   赋能“羊产业” 做靓“牛文化”——甘
12   兰州一周天气预报
13   【百年风华 奋进陇原】企业发展 蓬勃向
14   甘肃肃南:60多万只高山细毛羊换“夏装
15   兰州榆中:“牛羊菜薯药”五大产业均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