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老游击队员忆“初心路”:父母领路,翻山越岭星夜送信
图为陈存聪。人民网 吕春荣摄
8岁就成为“地下党通信员”,这让老游击队员陈存聪成为福建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的“名人”。身处“红色家庭”,由于父母都是地下党,陈存聪便有了不一样的童年。“从小跟我爸妈去给红军送信,让我早早踏上红色之路。”如今87岁的陈存聪忆起往事时说。
两条官道交汇,地处三县交界处,四面被群山环绕,陈存聪所在的水口镇昆坂村坂里自然村,地势险要,海拔高度近900米,距离县城约50公里,曾经人烟稀少。1944年3月到6月间,中共福建省委南迁时曾驻扎在此,让坂里一度成为福建省委领导全省抗日反顽斗争的指挥中心。
关于“南迁坂里”,据陈存聪回忆,1943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闽北地区的进攻,为了打开局面,摆脱困境,福建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作出了省委机关南迁闽中的战略决策,重新开辟革命新区。由此,1944年,百名干部从永泰青溪转移到昆坂村坂里牛寮沟。
陈存聪回忆道,为了隐秘行踪,福建省委机关在坂里驻扎的四个月里,一百多人的生活供给由群众下山采购。为辨认身份、顺利沟通,省委干部发明了按一定频率拍手掌、敲竹筒的暗号,并由刘祖丕等同志教给群众。拍几个掌声,敲几下竹筒,传递着“我是共产党人”“我是党的群众”“送粮食来了”“送情报来了”等重要消息。
当年9岁的陈存聪也参加了“送情报工作”。他说,当时爸妈会带着自己去送“信”,一般走数十公里的夜路,或到水口镇,或到隔壁的莆田仙游、福州永泰,一走就是一天一夜。
“当时还小,不太懂父母们在做什么,但现在想来,这份红色事业让我骄傲。”陈存聪说。
相关新闻
- 2021-06-22【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深山村落的美丽嬗变:“穷尾岭”变“富美岭”
- 2021-06-22【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追寻革命足迹 福建永春“红土地”上焕发新活力
- 2021-06-22【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81岁义务红色讲解员:用心讲好革命历史是最有意义的事
- 2021-06-22【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视频探访永春红军革命旧址,朱德在此严明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