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促进法 给农业农村农民哪些“蛋糕”

周窝音乐小镇,前身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大家利用住宅“一门一景、一户一品”规划设计,装修改造植入音乐、年画、休闲养生等元素,打造国际级音乐小镇。图为周窝音乐小镇街道 。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2021年6月8日)
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着眼增进农民福祉,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要求用法律制度固定下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康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对于农业、农村、农民而言,《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究竟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蛋糕”呢?

周窝音乐小镇,前身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大家利用住宅“一门一景、一户一品”规划设计,装修改造植入音乐、年画、休闲养生等元素,打造国际级音乐小镇。图为吉他作坊 。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2021年6月8日)
就农业而言,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得到支持和保障。一是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将继续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二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国家支持各类与农业有关的主题园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的建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解决用地难、贷款难等关键制约,大大提升乡村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并重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6.5亿吨以上。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及生态全产业链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产业附加值和产品品质双提升,保证食品安全。四是尽量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五是大力发展新“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六是补强乡村人才短板,健全体制机制,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周窝音乐小镇,前身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大家利用住宅“一门一景、一户一品”规划设计,装修改造植入音乐、年画、休闲养生等元素,打造国际级音乐小镇。图为游客挑选购买乐器 。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2021年6月8日)
对农村而言,带来的机遇和变化将体现在规划引领、建强硬件、抓好软件和保护传统村落四个方面。首先,村庄的规划和布局会更加科学合理,村庄撤并将得到严格规范,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的现象有望根除。其次,乡村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文教医养设施、生态环保设施、数字智慧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将全面落到实处。再者,乡村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改厕、清洁能源、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将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持续改善,更加生态美丽宜居。数字乡村、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基层政权建设和文明善治将大大加强,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型养老等将得到支持,乡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将会提高,和谐乡风有望形成。最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会得到加强保护,地域、民族和乡土特色等将在农村住房设计中更多体现。

周窝音乐小镇,前身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大家利用住宅“一门一景、一户一品”规划设计,装修改造植入音乐、年画、休闲养生等元素,打造国际级音乐小镇。图为周窝音乐小镇的世界乐器博物馆 。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2021年6月8日)
对农民而言,实实在在的好处将体现在权益保护、收入增加、素质提升等方面。贯穿《乡村振兴促进法》始终的一条主线和根本原则,就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一切合法权益,落实为农民而建、为农民而兴的要求,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权益保障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将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将更加贴心;进城落户农民和农民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让农民吃上长效的“定心丸”,使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在农民增收方面,规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各级人民政府将致力于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保障成员从集体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在精神风貌与职业技能提升方面,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在保证收入稳定增加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大幅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周窝音乐小镇,前身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大家利用住宅“一门一景、一户一品”规划设计,装修改造植入音乐、年画、休闲养生等元素,打造国际级音乐小镇。图为音乐餐厅 。新华网发(刘广生 摄于2021年6月8日)
总之,《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为新阶段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改变将是前所未有的。未来的中国乡村,一定会建设得更加富有魅力,《乡村振兴促进法》又一次为世界奉献“中国方案”:
法制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增进农民福祉;
设施完善,城乡统筹便利程度几无差别;
空间互换,医养科教文艺机构下沉乡村;
产业发展,高质量高效益吸引优秀人才;
政策鼓励,成就青年农民返乡创业情怀;
生态宜居,乡村生活质量水平更胜城镇。

浙江绍兴上虞乡村水上公园一景。新华网发(于宣 供图)
作者:熊定国
配音:郑琬
策划、终审:刘君
一读:周雪晴
校对:曹书娟
图集
相关新闻
- 2021-06-15从“空壳村”到“百万元实体村”——云南昆明石桥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 2021-06-15全球连线|乡村振兴中的非遗力量:在豆腐“老家”解一道中国美食密码
- 2021-06-15东湖评论:让乡愁成为乡村振兴连心桥
- 2021-06-14踏上乡村振兴法治化新征程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