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和青海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青藏高原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之源”。对于青海的发展,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梳理回顾习近平和青海的故事。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位于西宁市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依托当地原材料资源优势,创新设计理念,提升产品竞争力,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等情况。随后,习近平来到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考察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习近平一直牵挂着青海,为青海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深入海西、海东、西宁等地考察调研,在全国人代会上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对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许多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留下许多生动故事。
2021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三个“最”和两大比喻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用三个“最”凸显生态对于青海的重要性,“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中国最大的盐湖在青海,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也都发源于青海。这里既是生态资源的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屏障。
那次考察中,习近平来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远程视频监测系统察看几百公里外的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实时画面。在了解生态保护等各方面情况后,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实践证明,在三江源地区限制或禁止开发,不是妨碍发展,恰恰是有利于发展。”他再次强调了青海省所担负的筑牢国家生态屏障的重要职责:“‘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这不是习近平第一次对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表达深深的关切与重视。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2016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时,习近平用“眼睛”“生命”为喻,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再次强调青海肩头的重任:“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他谆谆嘱托:“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这是2016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藏族村民申格家中同一家人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擂鼓发令”与“排兵布阵”
青海集高原地区、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贫困覆盖面广、贫困发生率高、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对于青海走好“脱贫之路”,习近平一直十分关心。
2016年8月,习近平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这是一处移民定居点。2004年11月,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从400多公里之外、海拔4700米的地方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也就此搬进了幸福生活。
村民感动地告诉习近平,生态移民之前,他们住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那里海拔4700米,住帐篷、睡地上,点的是羊油灯。搬迁后,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党的政策特别好,生活已经好了,提前圆梦了。总书记高兴地说:“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希望你们健康长寿。”
“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移民搬迁要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要通过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还要有巩固脱贫的后续计划、措施、保障。”……考察中,习近平“擂鼓发令”,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进一步部署。
上下同欲者胜。2020年4月,青海省实现了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今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又为青海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排兵布阵”:
“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正如总书记所说,幸福生活还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奔向美好未来的道路一片光明。
这是2016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时接受村民献上的青稞酒。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相亲相爱”共护“生命线”
青海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生活着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所去的长江源村就是一个藏族村。
“我们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在村子里,习近平对着热情的村民们说道。
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一直是习近平谋划青海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016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深化创建活动,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他指出,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资金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2021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让“资源战略”发挥“示范作用”
2016年8月,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第一站前往了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
青海利用这里的盐湖资源,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展盐化工业。伴随盐湖人不断探索、锐意创新的步伐,这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建成了技术先进、产品多样、规模集约的镁锂钾盐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在听取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介绍后,习近平对青海盐湖工业未来发展提出重要要求:“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是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对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作部署,要求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参加审议时习近平还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的是既给当地人民留下“绿水青山”,也给他们带来“金山银山”。高质量发展,最终落脚点是“人民”,是民生福祉。
相关新闻
- 2021-06-08习近平的扶贫相册丨稻花香里说丰年 总书记牵挂的致富路
- 2021-06-08联播+|这些年 习近平向全球减贫事业分享的中国经验
- 2021-06-08习近平青海行丨有“你”就幸福——走进西宁市文亭巷社区
精彩推荐
-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青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为青春注脚
- 平凉崇信:机关党员齐参与 文明创建我先行
-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崇信县:全面宣传全领域覆盖 疫情防控家喻户晓
- 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严格落实精准防控措施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甘肃省出台措施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适时制定全省统一的课后服务补贴补助办法
- 前三季度甘肃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793亿元
- 【甘快看·长图】致敬“最美逆行者” 请记住防疫一线上的“平凡面孔”
- 【甘快看】一部疫情下的爱心剧——滞留静宁2290名劳务工人返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