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百姓吃得更健康——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
本报记者 常 理 郭静原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百姓不仅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
记者:食品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怎样的意义?我国有哪些措施推动食品产业创新发展?
陈卫:食品产业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饱腹和品类多样化需要,更是集第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战略性产业,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十五”以来,我国政府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专项的实施,逐步加大了对食品及相关产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2017年以后,随着“十三五”“十四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的逐步开展,更是从国家层面对食品科技创新进行了系统部署和规划,对食品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食品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记者:当前,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现状如何?
陈卫: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食品科技的持续投入,近年来我国食品科技迅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我国食品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取得了一批以营养健康食品加工、中华传统食品工业化、大宗粮食转化、食品生物工程、食品装备制造为代表,具有引领产业发展作用的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核心关键技术由单一的“跟跑”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性转变。
建立了支撑食品科技快速发展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的人才队伍,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研发中心为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和食品科技进步不断培育和输送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现代食品加工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
目前,我国食品产业体系已经构建了完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体系、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多种体系,推动了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创新,解决了食品产业中的“卡脖子”问题,加速了食品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全行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的统一和融合。此外,我国食品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也在日益增强,食品工业企业正持续融入国际市场。
当然,我国在食品科技创新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短板,比如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创新不足、全链条和多学科交叉创新不足等,这也是“十四五”期间食品行业将继续努力完善和解决的任务。
记者: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如何?针对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品安全体系,您有何建议?
陈卫:“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系统是各国食品产业的重点建设内容,食品质量与安全预警、风险检测、溯源系统及国际化标准规范建设成为全球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的核心。近年来,我国食品检测与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持续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已经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将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强化,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趋于完善。但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科技支撑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完善食品安全体系:一是多角度联合入手,建立多元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二是开展多维度大数据分析,建立信息化风险监测分析技术;三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防控升级,由被动防控向主动调控方向发展。
记者:随着百姓生活水平提高,食品营养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您觉得未来食品营养健康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陈卫:目前,我国食品的供给结构和消费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如今我国居民对优质果蔬、动物性食物的消费迅速增加,营养健康逐渐成为第一需求。我国食品产业发展进入了营养转型时代,以精准营养和个性化食品为代表的营养与健康食品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食品营养健康的突破将成为食品发展的新引擎。
我国食品科技发展迅速,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先进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兴起与蓬勃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促使食品科技创新迭代不断加速,甚至正在颠覆传统食品生产方式。未来有望围绕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组分及功能因子的变化、理论设计精准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在不断完善“食品加工—膳食营养”调控机制的基础上,借助食品大数据分析,建立起完整、全面、系统的我国食品营养成分数据库及食品功能组分数据库,让老百姓吃得更健康。
相关新闻
- 2021-06-05【地评线】开启全球应对环境变化新征程
- 2021-06-05【地评线】凝聚网络之力,守护民族精神的高地
- 2021-06-05【地评线】锦评天下|世界环境日:以担当勇气打赢碳达峰碳中和硬仗
- 2021-06-05100秒速览!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起航”主题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