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科技攻关中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发力突破,方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而快速。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攻关,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着力解决科技攻关中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要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学角度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边际成本会很高,因此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当然,科学技术的边际投入大,边际收益会更大。原创性成果的边际成本可以计算,边际收益却很难估算。取得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将会撬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发生革命性变化,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着力解决科技攻关中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要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变革。弘扬改革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要打破瓶颈制约,必须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让创新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着力解决科技攻关中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要激发科研人才热情和活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既在“培养”上下功夫,也在“管理”上用心思,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确保其能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中去,促使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征程开启,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发力突破,方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相关新闻
- 2021-06-05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习近平这样引领绿色发展之路
- 2021-06-05联播+ | 跟着总书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 2021-06-05【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实践】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
- 2021-06-05未来,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