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中国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
一百年前的七月
只是一个寻常的夏天

但
微澜既起
大浪将成

新中国成立之初尚未修缮的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市档案馆藏)。

中共一大纪念馆内党的一大代表群体铜像。
怀着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他们来到上海法租界的一处石库门
通往理想之门 悄然开启

中共一大纪念馆内景。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成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
由一个不到60人的“地下党”
发展壮大成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
世界最大执政党
革命 建设 改革
救国 兴国 强国
中国共产党以使命之名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领航伟大中国浩荡前行

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的董必武为中共一大会址所作的题词。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
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党的一大会址
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
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初心之地,百年风华

6月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开馆

6月3日,党员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外重温入党誓词。

中共一大纪念馆
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
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

新的基本陈列展厅面积超3000平方米
展出文物展品612件
展品总量由原来的278件增至1168件
展览聚焦中国共产党
从萌芽到成立
从孕育到诞生的历史进程

“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
共7个板块
“历史选择 伟大起点”
“前仆后继 救亡图存”
“民众觉醒 主义抉择”
“早期组织 星火初燃”
“开天辟地 日出东方”
“砥砺前行 光辉历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
让我们跟随镜头
追寻初心印记
探访红色珍宝
感悟“伟大的开端”

中共一大纪念馆“镇馆之宝”
《共产党宣言》的72种版本
全部展出

《共产党宣言》的72种版本的背后
三折LED屏幕呈现
“真理的味道”——翻译宣言
“信仰的力量”——出版宣言
“初心的守护”——守护宣言
三组故事场景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1920年8月和9月的第一、第二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薄薄的小册子 区区一万来字
青年知识分子陈望道忘我地苦译
错把墨汁当成红糖水
感受着甜甜的“真理的味道”
一百多年来
小册子中的真理养分滋养中国大地
不断结出甘甜果实

1920年9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左上角盖有一枚长方形印章,“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字迹可辨。
“初心的守护”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危急关头
早期党员张人亚
将党的文件
带回老家
后又重返上海
其父张爵谦
称“不肖儿在外亡故”
为张人亚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
并将文件秘藏于空棺
新中国成立后
年事已高的张爵谦
仍等不到儿子
便将衣冠冢内文件、书报取出
上交党组织
张人亚和家人
以生命和誓言践行“初心的守护”
两本《新青年》
19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1920年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上
发表《谈政治》一文
宣传阶级斗争理论
《新青年》成为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
开展社会主义讨论的理论刊物

1919年
李大钊把《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
“马克思研究专号”
集中刊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并发表长篇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新青年》激扬的文字
使那个年代的青年觉醒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字机。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李大钊的签名照。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的场景再现。
自《新青年》起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
一大批报刊、杂志“落地”上海

这面报刊墙
精选100件五四运动前后
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报刊杂志
制作成“主义的抉择”
大型立体式视觉置景
那时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渐渐发现
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中共一大纪念馆“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雕塑。
1920年2月
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
陈独秀由李大钊护送秘密出京
两人在途中商讨了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事宜
其后
陈独秀赴上海,李大钊回北京
两人分别在南方和北方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中共一大纪念馆内美术作品《星火》。

中共一大纪念馆内一大代表展厅。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从此
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
就有了主心骨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一百年后的今天
梧桐掩映的道路上
石库门静静伫立
凝固的时光铭刻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大广场上
草木勃发 生机无限

中共一大纪念馆大型陶板装饰浮雕“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历史组画。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
从兴业路到复兴路
百年来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书写了气壮山河的人类史诗
凝聚起亿万人民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
监制:刘洁 姜微 郑卫 肖春飞 杨金志
策划:鱼澜 张维革
摄影:刘颖 方喆
制作:陈君清
编辑:章磊 邓坚 任正来 陈海通 徐钦 张浩波
海报:陈为
新华社新镜头工作室 出品
相关新闻
- 2021-06-04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 2021-06-04动画丨【和光小明一起学党史】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 2021-06-04【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说农业科研人员重要的天然实验室南繁基地
- 2021-06-04【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海南立体交通网络让“天涯若比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