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科技创新生生不息

21-06-02 11: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张兰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科技创新生生不息

  “出台9条政策措施,每年安排9亿元以上专项资金,全力支持硬科技创新。”在前不久召开的西安市支持硬科技创新发布会上,西安高新区出台“硬科技九条”政策措施,加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将发力点再次聚焦自主科技创新。

  西安,大院大所林立,科教资源位列全国前茅,但当地的科技产业、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曾经长期滞后。如何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难题?这正是西安打破体制机制“藩篱”建设高新区的“初心”。

  2020年6月,西安高新区率先启动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发布《西安高新区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2020—2023年)》,明确到2023年基本建成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的“硬”目标。

  久久为功,厚积薄发。在西安高新区这片西部创新高地上,已聚集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等硬科技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超宽禁带氧化镓功率器件、超高强韧镁基复合材料、物联网核心芯片等业界领先硬科技成果的相继问世,持续给“硬科技”策源地这张“金名片”续航加油,硬科技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创新型企业群体始终是“故事”的主角,大到航天发射、航空装备,小到集成电路芯片、手机终端,其背后随处可见“创”字辈生生不息的精彩。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考验,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第一时间投入科技研发,助力全国疫情防控。中兴通讯利用在西安高新区研发的5G设备主体及最新技术,助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全国首次实现两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5G远程会诊。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西安泰豪红外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红外测温热像仪可大批量快速监测人群体温,并向全国多个省份的数十座城市提供了近千套红外测温热像仪……

  经过30年的潜心发展,西安高新区企业创新主体力量处于全国前列,高新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占全省50%以上;企业研发费用GDP占比超6%。创新绩效处于全国前列,2020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3万件,占全市的48.28%。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处于全省前列,创新平台数陕西省占比超20%,国家级创新平台数位居陕西省第一。创新创业人才引培处于全国前列,高层次人才超400名,外籍人才1000余名,硕士以上从业人员占比居全国高新区第一。30年来,西安高新区坚持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涌现出16个全国首个(首台套)重大创新成果,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62.3亿元,占西安市的28%以上,部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口齿间的端午美食 粽香中飘散的那些陇味儿 口齿间的端午美食 粽香中飘散的那些陇味儿
  • 甘肃旅游丨民勤瑞安堡 河西走廊的“乔家大院” 甘肃旅游丨民勤瑞安堡 河西走廊的“乔家大院”
  • 甘肃旅游丨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移步换景宛若仙境 甘肃旅游丨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移步换景宛若仙境
  • 甘肃旅游丨麦积山石窟 东方雕塑陈列馆 甘肃旅游丨麦积山石窟 东方雕塑陈列馆
  • 甘肃旅游丨悬泉置遗址 见证丝绸之路繁华 甘肃旅游丨悬泉置遗址 见证丝绸之路繁华
  • 甘肃旅游丨玉门关 让旅行成为文化体验 甘肃旅游丨玉门关 让旅行成为文化体验
  • 甘肃旅游丨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 甘肃旅游丨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
  • 甘肃旅游丨嘉峪关关城天下第一雄关 甘肃旅游丨嘉峪关关城天下第一雄关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高速公路施工应用“无人驾驶”技术
2   甘肃2万亿存量贷款逐步退出传统产业 转
3   甘肃中医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国家
4   甘肃省今年高考专项计划招生政策发布
5   今年高校招生照顾政策有哪些?
6   甘肃省今年高考录取时间确定 7月5日开
7   兰州市公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8   @2021高考生 这份高考服务指南请收好!
9   甘肃省将建立企业“白名单” 量身定做
10   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时间及征集
11   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场会召开
12   甘南州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 俞成辉出
13   “酒事快、泉办好”获“2021数字政府管
14   甘肃兰州:艺术展演庆“六一”
15   白银市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