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崇德扬正气
崇德,意为推崇德行,是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着尊崇品德、努力向上。同时,崇德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和优良作风,支撑起我们党从小小红船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史崇德,就是要从一段段光辉历程和一个个红色丰碑中感悟“德”之精神、看齐“德”之标杆、汲取“德”之伟力,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对党忠诚明大德。“天下至德,莫大乎忠”。自古以来,忠诚作为一种可贵的人格品德备受世人推崇。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忠诚更上升为一种政治要求、政治属性,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可以说,对党忠诚就是党员干部最大的德。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雨,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压垮,没有被任何敌人所打倒,靠的正是千千万万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战争年代里,无论是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舍生取义,还是江善忠“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岁”的杀身成仁……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于党、忠诚于信仰这一至高大德的生动诠释。如今,身处和平年代,虽没有了炮火轰鸣,却多了看不见的“暗流涌动”,各类风险正悄然来临,各种诱惑正伺机而动。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的干部,第一职责是忠诚于党的事业,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要自觉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中进一步把牢政治方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眼睛雪亮、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对民负责守公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追寻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可以发现,人民本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底色,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立场。长征路上,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就在于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改革路上,我们之所以书写越来越多“春天的故事”,就在于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小康路上,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就在于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百年党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守好人民的江山,必先守好为民的公德。党员干部要始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刻认识到“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谋”,明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越是觉得难过,就越不放过,群众越是觉得难干,就一定要干,以群众满意为最大政绩,以群众夸奖为最大奖赏,真正架起一座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连心桥”。
对己自律严私德。私德指的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共产党人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周恩来经常以《我的修养要则》对照言行,吴玉章一辈子坚守“自省座右铭”……即便是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今天,严于修身律己也是我们党极为重视的作风之一。之所以如此,正是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具体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其私德品行影响的不仅是个人形象,更是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严私德也不应简单视作道德层面的自我要求或党章党规党纪等规章制度下的刚性约束,而应是自觉以党员个体先进性纯洁性保障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从而促进党和国家事业长久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党员干部要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重担,做到慎独而自律,自觉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到慎初而敬终,切实把好第一个关口,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做到慎微而杜渐,在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做到慎友而择交,多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不断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和生活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