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发扬“石头”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地评线】河声:发扬“石头”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岗位锻炼成长,接地气、转作风、增感情。”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广大驻村干部要发扬“石头”精神,将乡村一线作为自身成长的舞台,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在新领域展现新作为。
稳住“压舱石”,加强组织建设。《意见》指出,“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按照常态化、长效化整顿建设要求,继续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农民要致富,关键要有好支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驻村干部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以提升贫困村的组织力为重点,加强两委班子队伍、党建活动阵地、组织制度保障等方面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勇做“金刚石”,助力产业发展。《意见》指出,“推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广大驻村干部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学习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积极探索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内生动力。要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发展,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注重发挥贫困村自身优势,不能蛮干、硬干,要深入挖掘本地优势潜力,结合自然规律、发展规律、生态规律,针对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产业的功能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真正让最广泛的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善用“磨刀石”,促进自身成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正是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广大驻村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将基层作为自己锻炼成长的“磨刀石”,立志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不干出一番事业决不收兵。要拜人民为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常上百姓炕头,常下百姓地头,能说百姓话,能吃百姓饭,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大“熔炉”中学习群众工作本领,涵养为民情怀,促进自身成长。
甘当“垫脚石”,为后来者铺路。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期望一蹴而就,搞“一锤子买卖”,行不通,也不能这么干。广大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扬“垫脚石”精神,牢固树立“前人栽树”理念,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打好基础,着眼长远,不计得失,为后来者铺好路、搭好桥。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谋大局、谋长远的科学发展新理念,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着眼长远、考虑基础,不给后人留“烂摊子”“糊涂账”。要涵养宽广的胸襟,克服“短跑心态”,避免心浮气躁和急于求成,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保持“功成必定有我”的韧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持之以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大驻村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农村这片广袤的沃土上扎根发芽结果,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贾玉保)
相关新闻
- 2021-05-20张成刚: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
- 2021-05-20臧培华: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 2021-05-20贺艳:汇聚更强大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2021-05-20家庭作业,既要减负也要提质(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