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学习明理】推动清洁美丽世界建设的大国担当

21-05-01 10: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宋芳科

  近日,中美两国气候特使在上海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国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并且将在今年年底启动新一轮国际谈判之前,提出更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上表明的决心,再次彰显出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大国担当。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决心

  早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中国就与美国、法国发表了《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推动谈判中一些重大问题共识的达成。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表明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提出加强全球气候治理的三点倡议,并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在2021年3月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目前,应对气候变化已被全面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着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积极信号,稳步推动着科学配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各国携手应对气候挑战,推进绿色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推动绿色转型的中国之治

  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图中的份额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8年的59%,再生以及清洁能源风能增长了173倍,核能增长了5.4倍,太阳能更是实现了每年产生170吉瓦(GW)的飞跃。截至2019年底,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2%,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7个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现货成交量约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92.8亿元。“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绿色低碳元素呈现在多个方面: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投资已经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约60%;新能源汽车以年均翻一番的增速快速增长,销量占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5%。未来,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国将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改善生态环境的中国探索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环境改善贡献力量。目前,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均圆满超额完成。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目标84.5%);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平均浓度相比2015年下降28.8%(目标18%);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目标70%);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0.6%(目标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均在2019年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基础上继续保持下降。作为利用清洁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已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约30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并提前实现了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的目标。在解决全球环境治理困境方面,中国也一直与全球环境基金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成为发展中国家中为数不多的全球环境基金捐资国之一,并在历次增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现大国风范的中国担当

  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对人类未来发展发出了中国倡议: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随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作为首批缔约国,中国率先参与到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阶段。2017年,中国宣布将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目下提供5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饥荒、难民、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挑战。2018年,中国提出为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等,为非洲国家环境治理做出中国担当。此外,中国修建的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不仅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发展机会,其节能环保的运行模式也成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最佳案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进程,切实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促进各国共享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与经验,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展现了大国担当,树立了榜样。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建设绿色家园属于人类共同梦想。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福祉的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为解决全球环境治理困境贡献“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智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二〇二一河州牡丹文化月开幕 二〇二一河州牡丹文化月开幕
  • 花儿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金城 花儿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金城
  • 兰州市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电影放映活动启动 兰州市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电影放映活动启动
  • 健康提醒:五一假期出行做好自我防护 健康提醒:五一假期出行做好自我防护
  • 甘肃省二院动物咬伤门诊开诊 甘肃省二院动物咬伤门诊开诊
  • 城关区:“文明”端上桌 泔水桶“瘦身” 城关区:“文明”端上桌 泔水桶“瘦身”
  • 看演出、逛展览,走起!甘肃推出百余场文化活动迎五一 看演出、逛展览,走起!甘肃推出百余场文化活动迎五一
  • 庆城县黑河大峡谷景区5月1日起全面对外开放 庆城县黑河大峡谷景区5月1日起全面对外开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临夏州赴四川省学习考察组召开工作总结
2   S36临康广高速公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启
3   二〇二一河州牡丹文化月开幕
4   花儿剧《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金城
5   兰州市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电影放映活动
6   健康提醒:五一假期出行做好自我防护
7   甘当文化大使 勇挑传播重担
8   甘肃省二院动物咬伤门诊开诊
9   敦煌:开办“人才夜市”方便求职者
10   城关区:“文明”端上桌 泔水桶“瘦身
11   看演出、逛展览,走起!甘肃推出百余场
12   嘉峪关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一家直播城市
13   庆城县黑河大峡谷景区5月1日起全面对外
14   甘肃省联社召开全省农合机构2021年党建
15   靖远水岸三合3A级旅游景区揭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