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 | “增强版”门诊共济对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群众普通门诊保障产生集合效应
央视网消息:将更多普通门诊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个人账户实行家庭共济、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关系全家看病就医的重大变化等。国务院新闻办昨天(22日)举行例行吹风会,对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读。 国家医保局表示,改革将从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诊慢性病入手,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意见》提出,普通门诊统筹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从50%起步,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中国职工医保基金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大块,一直以来“统筹基金管大病,个人账户管小病”。改革后,单位缴费的30%不再进入个人账户,全部放入统筹基金,就是放到共济保障的“大池子”里,形成新的保障机制。新的保障机制保障效能将显著放大,用大数法则化解社会群体的风险。此外,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将纳入统筹基金结算范围。

《意见》明确,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专家称,此次改革称得上职工医保制度建立2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革,3.4亿参保人在个人账户缩小的同时将迎来“增强版”的门诊共济。门诊共济保障将帮助参保人实现风险代际转移,同时保障进一步释放医保基金效能,这将对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群众普通门诊保障产生集合效应。
相关新闻
- 2021-04-23一季度我国工业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全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7%
- 2021-04-23天津、上海、海南、重庆4省市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 2021-04-23从税收看经济 | 一季度全国出口企业国内采购金额同比增长46.5%
- 2021-04-23从税收看经济 | 2021年一季度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为279.2万户 同比增长86%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