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与中国现代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
核心阅读
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丰富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光辉史册中。在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深刻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光辉史册中。
为中国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难探索,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为国家现代化奔走呐喊。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清醒认识到,“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实现国家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也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重要任务。1964年12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成为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指明了实现现代化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邓小平同志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现代化的内涵,生动概括了中国现代化的特征,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认识的升华。“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小康社会”建设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深化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发展步骤和阶段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思想境界。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规划了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再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步骤。这成为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接续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路标。在“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时,党的十五大对“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中国式的现代化”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的宏伟蓝图,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认识的深化。立足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战略步骤,体现了坚持远大目标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体现了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的目标内涵。
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完整勾画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不仅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而且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和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更加振奋人心的发展目标。
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集中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能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创造现代化建设的新奇迹。
(执笔:顾海良)
- 2021-04-21【百年大党与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治理的逻辑演进
- 2021-04-21学党史,总书记论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2021-04-20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