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现场评论·小产品 大产业④)
让小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现场评论·小产品 大产业④)
标准化种植与品牌化发展,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唯有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农产品才能不断赢得市场、农业产业才能持续做大做强
一过雁门,天高云淡。背靠火山地质公园,又与恒山相望,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在这条中间“走廊”里,被一片片黄花的海洋点缀着,铺展成一道亮丽风景。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在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有着600多年种植历史的大同黄花,现在已是地理标志产品,仅云州区就种植17万亩,研发出黄花系列的酱、面、茶、饼、菜、面膜等多种产品。小黄花作为主导产业带动致富,当地也在完善产业链、提质增值上持续发力。
黄花产业迅速发展,与政策精准密切相关。在产业起步阶段,当地充分调研,摸清了“浇水难、采摘难、晾晒难”问题,了解到“怕头三年没收成、怕雨涝晒不干、怕价格起落大”的顾虑。于是,当地先后出台40多条激励保障措施,比如在30亩以上连片地里集中铺设水管,前三年每亩补贴500元到1000元;协调保险公司,开设黄花种植自然灾害和销售目标价格专业险种;跨区域购买劳务服务,保证集中采摘季的用工;晾晒期间推广相关技术,按小时更新推送天气播报……从问题出发,在难处着手,充分考虑发展实际,合理控制成本、科学设计制度,就能用活政策、撬动产业。
从“小农户”到“大市场”,黄花种植的产业化离不开组织化。10年前,云州区规模以上的黄花企业仅有3家,如今已有15家,在处理黄花增量、制定产业标准、延伸产业链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户自愿联合、能人大户牵头、村集体引领,当地95家专业合作社一头对接龙头企业、一头对接种植户,农户参与其中既能增加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也有合作社保底分红收入。生产要素形成良性循环,农户种植管护更积极,市场主体更活跃,产业也就更能站稳市场。
发展立足组织化,种植需要标准化,产业提升的关键在于品牌化。黄花种植既要产量也要质量,离不开栽培种植、节水灌溉、生物防虫、按需施肥、采摘加工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口感脆爽、角长肉厚”。当然,种得好也要卖得好,需要深挖农产品附加值,以品牌带动品质、以品质擦亮品牌。过去几年,“大同黄花”取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等8个国家级认证。如今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依托云冈石窟、大同古城等景区,小黄花开始与文旅产业融合,“忘忧黄花遍小镇”的发展景象热火朝天。标准化种植与品牌化发展,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唯有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农产品才能不断赢得市场、农业产业才能持续做大做强。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在最早发展黄花产业化种植的唐家堡村,村支书师伟告诉笔者,该村借助中北大学设计的采摘机器人已完成数据采集。立足实际,用好政策,有序组织,严格标准,擦亮品牌,融入科技,小黄花的产业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为本报山西分社记者)
相关新闻
- 2021-04-21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有的放矢)
- 2021-04-21改革开放 永无止境(感悟初心)
- 2021-04-21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 2021-04-21【央视快评】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