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编者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最集中、最丰富、最现实的体现,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而是行动指南,并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领航新时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理论网特精选书摘,以飨读者。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浸润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探索活动和探索成果之中。具体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与中国国情、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价值观体系和建设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并实现转化。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并强调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与旧的思想观念的“决裂”,推动国家逐步消亡等,来实现这一目标,在解放全人类中也解放无产阶级,从而使人类摆脱“劳动的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当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一追求只有原则性的表述,没有对这一价值理想作详细深入的说明。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为指导,以建设一个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为最高纲领。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终极价值目标的达成必须以完成具体的历史任务为前提,必须体现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只有体现在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之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领和思想指导功能。因此,中国共产党根据近代以来中国的国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历史任务,结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在中国的转化和具体体现进行探索。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增强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阶级意识,有利于广大工人阶级认知马克思主义、组织起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一个民主、独立、自由的国家,以激发中国人民爱国激情、坚持抵抗侵略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用“五爱”来引导人们认识新中国、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倡爱国主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民族复兴、和谐诚信等等,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与具体的奋斗目标、历史任务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因此,尽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认识程度有差别,在语言表述上也不同,但在思想内涵上,一是具有鲜明的继承性,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核心指向一以贯之;二是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实践要求,都蕴含其中;三是具有突出的民族色彩,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社会重视整体利益、维护人民民主、实现公平有序,于个人要求爱国、敬业、诚信等,都反映出中国传统“修齐治平”理念的意蕴、反映出中国人民现实的利益要求。完成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转化,有利于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和践行。
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根本内容,又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上“指导”包含着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中坚持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基本原理和价值原则;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中面对时代要求、保持民族特色、回答现实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和建设,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正确掌握这一思想武器,就能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中把握正确方向。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等学说为主要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围绕革命目标和军事斗争需要展开工作,保证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阶段,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主要围绕争得民主、发展社会生产力展开;在改革开放阶段,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围绕大力发展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展开。“通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党的价值观建设的历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凡是党能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比较顺利,党的价值观建设就比较顺利;凡是党不能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会遭受挫折,党的价值观建设就会遭受挫折”。
本文摘编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一书,内容有删减。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理论网
相关新闻
- 2021-03-30坚持学史增信 坚定“四个自信”
- 2021-03-30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 2021-03-29《觉醒年代》“破圈”的启示:主旋律必须坚持一个“真”字
- 2021-03-22【每日一习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