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合作社里 致富花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1-03-31 10:1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玉芳

  “在编织社‘上班’,离家近,生活方便,收入又有保障。”听到社员罗亚夸赞家门口的编织社,我感觉很开心。

  我是西藏自治区措美县波嘎村村民。罗亚口中的编织社,是我在建起波嘎村首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后,创办的又一个合作组织。

  因为一股子敢闯敢干的劲头,我一直是大家口中的“爱折腾的人”。

  从2007年成为一名建筑工人以来,大到修路筑桥,小到线杆铺设,家乡的建设工地上总少不了我的身影。踏实肯干换来了稳定收入,我们一家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在外奔波让我增长了见识,我发现了家乡的特色产业优势。我们村临近哲古草原,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有养殖业传统和基础。2015年,我拿出多年积攒的50万元,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带着村里的贫困户搞畜牧养殖。第一年,合作社精心培育的11头母牛带来3万多元的利润,为扩大养殖规模打下了基础。第二、三年,我又分别购买了200只绵羊,如今发展为700只,每年可以出栏100只,平均一年的收入达到15万多元。起早贪黑的忙碌,结出甜美的果实。

  不过,我留意到,村里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和妇女留在村里生活。我想,合作社有大量羊毛,妇女们是编织好手,可以开一个妇女编织社。从2019年开办至今,编织社共生产藏被、卡垫、毛毯、桌布等产品超过5000件,创造产值7700万元。编织好的产品不仅在我们当地门市售卖,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到各地。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把妹妹送到云南丽江,学习借鉴当地手工技艺和款式花样,研究开发更多富有特色的手工艺产品。

  养殖场和编织社为波嘎村11户低收入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在合作社带动下,他们收入不断提高。

  用好手头资源,带动大家致富,是我的心愿。走进编织社,妇女们的歌声和机杼声融在一起,格外悦耳,这正是一曲雪域高原脱贫奔小康的幸福乐章啊!

  (作者为西藏自治区措美县波嘎村村民,本报记者鲜敢整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唐汪川的杏花开了!周边游再添好去处 唐汪川的杏花开了!周边游再添好去处
  • 什川古梨园景区2021年旅游高峰期全攻略发布  城际公交开通 可提前预约景区门票 什川古梨园景区2021年旅游高峰期全攻略发布 城际公交开通 可提前预约景区门票
  • “2021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首期活动“清明节——时光里的中国”展示传统传拓艺术 “2021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首期活动“清明节——时光里的中国”展示传统传拓艺术
  • 唐汪川的杏花开了!周边游再添好去处 唐汪川的杏花开了!周边游再添好去处
  • 图解|党史学习教育 甘肃要这样做! 图解|党史学习教育 甘肃要这样做!
  • 什川古梨园景区2021年旅游高峰期全攻略发布城际公交开通 可提前预约景区门票 什川古梨园景区2021年旅游高峰期全攻略发布城际公交开通 可提前预约景区门票
  • 兰州城关区对218家“散乱污”企业实施整改 兰州城关区对218家“散乱污”企业实施整改
  • 皋兰什川古梨园景区:车辆分流管理 日接待游客限量4万人 皋兰什川古梨园景区:车辆分流管理 日接待游客限量4万人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豺群现身祁连山 红外相机拍下罕见画面
2   甘肃成县推进“书香政协”建设
3   甘肃临泽 打造“数字乡镇”管理服务平
4   [朝闻天下]甘肃酒泉 我国今早成功发射
5   金吉泰与国家一级文物“莽权” ——忆
6   激发创新活力 强化科技引领 甘肃省出台
7   “青光侠”公益项目面向全省征集符合救
8   甘肃省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举办 72
9   唐汪川的杏花开了!周边游再添好去处
10   什川古梨园景区2021年旅游高峰期全攻略
11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甘肃红色印
12   【我的扶贫故事】养牛脱贫 米小伟过上
13   【小康之路 奋斗有我】“牛”支书的致
14   H5|岁月无言,警魂永驻,今天向他们致
15   海报丨清明,致敬逝去的公安英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