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师剧”成校园文化新风尚
原标题:上海:“大师剧”成校园文化新风尚
上海交通大学“大师剧”《钱学森》剧照。资料图片
同济大学排演《国之英豪》,学生演员在研读剧本。资料图片
东华大学师生观看话剧《钱宝钧》。资料图片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大雁:在寒风萧瑟万木凋零的严冬,不得不离开家园;如今春回大地,我要振翅飞回祖国故园,去耕耘,去奋斗。”3月14日,复旦大学校园原创“大师剧”《谢希德》连演两场,讲述中国共产党员、物理学家、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坚守初心、矢志报国的一生。随着《致祖国》的歌声响起,复旦大学相辉堂内的掌声经久不息。
在上海,“大师剧”已成校园文化新风尚。各高校精心选取创校老校长、学术大师、育人楷模等名家大师的人生经历作为创作素材,推出“大师剧”。同济大学《国之英豪》、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上海外国语大学《寻找蒋椿芳》、东华大学《钱宝钧》、上海理工大学《刘湛恩》、上海海事大学《陈嘉震》、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清贫的牡丹——王振义》……蓬勃兴起的“大师剧”,使校园文化变得具体、细致而动人。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上海校园以“大师剧”为载体,推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剧里剧外播下的种子,不仅在校园文化的土壤生长,还伸出墙外,迈入社区,走到全国各地。人们感慨,观演的是戏剧,传承的是文化,传播的是大学精神,培育的是公民道德,树立的则是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演者观者皆受教 在学子心中播下种子
2012年,曾橙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加入学校组建不久的话剧《钱学森》剧组。
一身蓝色旗袍,举手投足优雅镇定,这名大一新生成为剧中钱学森夫人蒋英的首任饰演者。时光飞逝,曾橙饰演蒋英一直演到2017年。2019年,曾橙在硕士毕业时说,这部话剧点亮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蒋英’陪伴我度过了在交大的宝贵时光,带给我太多体会与感悟,早已同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钱学森》是根据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交通大学1934届校友钱学森的传奇经历创作改编的学生原创话剧,是一部由学生演出,演给学生看的戏。自2012年9月公演至今,话剧《钱学森》逐渐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知名文化品牌。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学生事务中心主任汪雨申是该剧的制作人。他说,学生剧团不同于专业剧组,每年都会面临大批学生演职员毕业,剧组人员更迭是常事。单是上海交通大学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就已换过8届,参演人数多达200余位,前后加入剧组灯光、音效、舞美、服化道、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已有近300位。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离开前都会手把手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交给下一位接任者。这样的传承,使剧组尽管频繁更换演职人员,但演出一直保持着高水准。这样的传承,也让这部校园“大师剧”成为一批批学子心中的珍贵园地。
从2014年开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以文教结合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上海高校“向大师致敬——大师系列校园剧”扶持计划。一部部“大师剧”引领师生走进名家大师的精神世界,实现艺术展演与思政工作的同频共振,年轻学子们的心灵由此被点亮。
演者观者皆受教。师生不只是“大师剧”的排演者、创作者、传播者,更是受众对象,在编、排、演、观的过程中,高校师生以自我教育的形式实现了“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以专业提升美感 与校史教育形成精神共鸣
在《清贫的牡丹——王振义》等多部“大师剧”的创作过程中,师生演员搭起了“流动剧团”。虽然是“临时班子”,但他们在创作上丝毫不含糊——从剧本孵化,到表演技巧,再到灯光和舞台设计,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引导各高校在创作中以真实再现历史,以专业提升美感,以感染增强传播,打造有筋骨、有思想、有温度的精品,找准文化和教育合力育人的最佳结合点。
以上海理工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为原型的“大师剧”《刘湛恩》,剧情层层回推,还原了一位学识渊博、致力革新的教育家,一名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爱国烈士,一个有血有肉的丈夫、爱意浓浓的父亲。学生演员们都是零基础,要从最基本的形体、发声、表情控制、呼吸把握开始训练。排练中,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揣摩和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也由此一点一滴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校史教育形成精神共鸣。依托“大师剧”《刘湛恩》,上海理工大学成立戏剧工作室,工作室以“戏剧+思政”的理念,定期开展大师工作坊、戏剧论坛,由专业戏剧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表演。
在上海大学,以终身校长钱伟长的事迹为素材创作的话剧《钱伟长》已经举办了几次创作分享会,2021年将在舞台亮相。“排练、演出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意义非凡。”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看来,校园“大师剧”的创作一方面要考量长期运行和展演,因地制宜发挥“大师剧”立德树人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大师剧”原创音乐和歌曲,提升传播效果。
“大师剧”既要注重艺术表现性,也要尊重历史史实,还要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趣味。为增强对“大师剧”创作的专业支撑,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整合力量,采取“1+N”合作模式,“1”即由上海戏剧学院派出专业力量,参与相关高校的剧本创作和编排;“N”指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培育校园戏剧新生力量,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和实践水平。
观演即受教。“大师剧”在校园文化的土壤中播下美与善的种子,成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育人素材。
走出校园 面向社会弘扬大学文化
“我所探寻的,不过是教育一词而已。”2019年年底,历时8个月酝酿,由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大师剧”《孟宪承》成功首演,“大师与师道——教育家寻访计划”也同期拉开序幕。
为了排演《孟宪承》,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专门成立学生话剧队,招募对话剧和表演有兴趣或特长的在校学生,并邀请学校五星级社团扬之水中文话剧社进行技术支持。从剧本创作、团队组建、演员招募到话剧排练等,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视角展示首任校长孟宪承的风范和抱负。
孟宪承书院还联合闵行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永德实验小学,共同发起成立校园“大师剧”大中小一体化育人协作平台,探索大中小学在校园“大师剧”育人实践中的互动和联动。
闵行中学是上海市首批高中戏剧特色学校,副校长林唯认为:“‘大师剧’进中学校园,可以帮助中学生思考未来发展,推动中学阶段理想信念教育。”
讲好大师故事不仅是高校深化校史教育、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提升“四史”学习教育内涵与美育价值的重要载体。依托原创校园“大师剧”,上海高校纷纷走出去,开展公益演出,面向社会传播校园文化,宣传大学精神,培育公民道德。话剧《钱学森》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教育部等单位首批“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荣获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奖项,已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重庆、南京等地巡演15轮45场,观众累计超过6万余人次。
上海音乐学院发挥学科优势,拿出最强阵容,创排原创歌剧《贺绿汀》。名家名师领衔,带着150多名95后学生演员,进行历时大半年的全国巡演。从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旧址,到武汉“五大”会址,师生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演,所到之处,掀起一股红色旋风。学校还在剧组建立临时党支部,探索以剧育人的党建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学生们感慨,走出校园,走上舞台,与观众交流,是真正的课堂。
打破围墙,资源共享,从“高雅艺术进校园”,到校园生长出的“大师剧”,上海率先探索的文教结合工作已卓见成效。在这里,文化和教育正从结合走向融合,“大师剧”风靡的背后,是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和昂扬的校园精神。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