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百年大党与中国之治】中国之治稳定性与可靠保障的多重向度

21-03-27 11:57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张玉芳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王海军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基于不同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措施,西方国家撕裂严重,西方模式走下神坛,美国模式已近终结,其根源在于未能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比之下,中国模式凭借科学治理体系和杰出治理能力脱颖而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国家治理经受住了大考。中国之治如此出众,其稳定性与可靠保障为其他同中国有着相似国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定海神针”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和关键所在。国家治理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国家治理的中国方案中,最核心的是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置于首要位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之治”较之于“西方之治”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其在推进国家治理的过程中,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有效整合社会利益诉求,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之治的主体力量,负责制定国家发展的长远规划,保证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相一致。中国共产党运用强大的组织体系,使其意志和政策在国家治理中得到高效贯彻和有力实施。政策推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持续和稳定的政治支持。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国家治理的“主心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最为鲜明的政治底色。只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以制度治党、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为支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保证中国之治的高效运行。因此,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政党治理,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过程,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等得到不断提升。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制胜法宝”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逐步传播到中国。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理论优势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为国人所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开放性与普适性,成为其被选择的关键性因素。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取得顺利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普遍规律,为消灭剥削、解放全人类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科学指导思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究其根源,在于它们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而在中国,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先后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通过学习,我们党时刻保持理论清醒、政治坚定和行动正确,从而不断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对于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无法直接套用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的既有经验,也无法从中国传统治理中找到现成答案。中国共产党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先导,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对中国之治的科学阐释。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21世纪中国之治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中国之治具有强大稳定性和可靠保障的根源在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推进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生命力。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的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之治的根本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发展新道路。

  扎根中国实际是“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推进国家治理进程中遭受严重挫折,其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未能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治理体系,而是盲目地照搬他国的治理模式,忽略了国家的客观实际对建构治理体系产生的内在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解决中国之治的问题,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从中国特点出发,扎根中国实际,这是解决我国国家治理难题的科学之道。国家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内生性演化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够真正推进中国之治。

  在推进国家治理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认识中国实际,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治理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相继提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实际,“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的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立足中国实际,科学谋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国家治理的机遇和挑战都发生了新变化。对此,国家治理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使中国之治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和可靠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使命担当”

  中国之治获得巨大稳定性与可靠保障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人民利益有效谋划国家治理的各项举措,这与“西方之治”服务于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有着根本性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制度优势,也是我国国家治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不同之处。我国的国家治理依靠人民实施,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价值遵循。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兴党之源和治党之根。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不仅确保了中国之治沿着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前进,也确保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在社会主义框架内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在制度设计框架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国之治,归根到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之治获得稳定性的根本保证。

  勇于自我革新、从严管党治党是“灭菌剂”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就某种程度而言,党的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可靠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新,不仅是对百年党建经验的科学总结,而且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国家治理过程中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难题,确保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实施。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纯洁性建设,坚持不懈抓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要克服“四种危险”、经受“四大考验”,确保党始终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的坚强领导核心。党中央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政党”,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努力学习治国理政本领。中国共产党要想实现自身治理的现代化,其自身建设就必须符合客观规律、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执政党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建设关乎领导事业的兴衰成败。苏联共产党走下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国家治理能力较弱,无法根本解决民生问题。苏联共产党内部腐败问题严重,政治生态系统遭到污染,侵蚀了其执政合法性,使其丧失了领导苏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应以史为镜、以苏为鉴,不断进行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增强忧患意识;应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严格约束权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坚持反腐倡廉,力争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有效制约机制,从而保证中国之治的稳定性。唯有从严治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我们党方能更好地坚守初心。唯有居安思危、不断加强执政权威,我们党方能真正发挥和增强中国之治的优越性。在推进国家治理实践中,我们党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让中国之治在世界舞台上持续散发魅力。

  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强后盾”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之治获得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是中国之治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治理不断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日益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国之治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突出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日益展现出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国家治理实践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依法治国为中国之治舒展美好画卷。在今后推进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无比深远的历史意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86岁老奶奶自编《十爱共产党》颂党赞歌 感动演艺盆友圈 甘肃86岁老奶奶自编《十爱共产党》颂党赞歌 感动演艺盆友圈
  • 兰州市城管委推进“六大行动” 服务精致兰州建设 兰州市城管委推进“六大行动” 服务精致兰州建设
  • 兰州:蓝色的爱只为自闭症儿童 兰州:蓝色的爱只为自闭症儿童
  •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研究提出我省贯彻意见 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研究提出我省贯彻意见 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 三朵“梅花”同台绽放 陇剧经典唱段演唱会在兰上演 三朵“梅花”同台绽放 陇剧经典唱段演唱会在兰上演
  • 甘肃省首个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基地在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成立 甘肃省首个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基地在兰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成立
  • 图解|甘肃健全基础设施体系 让幸福生活“看得见” 图解|甘肃健全基础设施体系 让幸福生活“看得见”
  • 【陇拍客】兰州榆中:诗画田园春播忙 【陇拍客】兰州榆中:诗画田园春播忙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金昌市马家崖村:践行雷锋精神 关爱孤
2   《庆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初评及《庆
3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看望慰问驻村扶贫
4   甘肃86岁老奶奶自编《十爱共产党》颂党
5   嘉峪关市根治欠薪工作成效显著
6   酒泉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开
7   武威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英模和先进典型
8   12345,7×24!年底前 甘肃将实现一号响
9   兰州市城管委推进“六大行动” 服务精
10   兰州:蓝色的爱只为自闭症儿童
11   兰州市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昨日
12   兰州七里河区“科普大篷车”送科普知识
13   兰州红古区多部门联合开展消防通道专项
14   兰州城关区“春风行动”招聘会530余人
15   甘肃省社保经办机构多举措解决老年人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