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 | 走稳走好这条“成功道路”
“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国家公园朱熹园考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从山东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到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再到福建南平的朱熹园……对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应有之举,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身处其中,更需义不容辞。
“成功道路”上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抑或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繁衍提供了丰厚滋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因此,我们应该自信,也必然自信。不仅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更要强化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整体自信。要始终将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责任与使命抓在手中、扛在肩上。
“成功道路”上要弘扬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事关精神命脉的存续。无论是“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以民为本思想,还是“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求知实践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处世之道等文化精髓至今依然历久弥新。雷锋、南仁东、张富清等各个时期的先锋模范,用生命、奉献、无私铸就了崇高的精神丰碑。他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与弘扬者。当下,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一些人“以洋为美”“唯洋是从”,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针对这些错误思潮和苗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善于梳理、提炼出其中的优秀成分,更加主动地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宣传出去、传播出去。
“成功道路”上要做好结合文章。实践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就是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就是我们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因此,我们必须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结合,这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时代的选择。要注重培养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储备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科学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宝库,为原有的传统文化赋予新内容、新活力,真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通畅、越走越宽广。(作者:卢默民)
相关新闻
- 2021-03-22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方略(亲历者说)
- 2021-02-24解放军报评论员: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 2020-12-19学习网评:读懂这份“中国答卷”背后的成功秘诀
- 2020-10-26【社科网评】深圳成功实践有八字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