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蹄疾步稳行致远
作者: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在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作用下,工业和出口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大幅反弹。牛年“开门红”,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恢复态势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有力条件。
从发展态势看,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是主调。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速度在加快、态势更为明显。在供给端,工业生产增长加快。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在需求端,市场销售保持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2月份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其中,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速分别为53.1%、45.6%,两年平均增速均为18.2%。
供需两端均有不俗表现,与今年各级政府倡导的“就地过年”政策有一定关联。春节期间工业企业平均放假天数明显少于正常年份,对企业开工和项目施工的时间明显延长起到很大作用。尽管部分居民无法像正常年份那样返乡过年,但就地过年增加了所在地的消费,相当程度上填补了返乡过年消费的“空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宏观政策的积极有效和市场预期的不断改善,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从发展环境看,积极因素在增多。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一些局部聚焦性、散发性疫情,但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有力,总体上没有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注重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为对冲疫情影响并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充足“弹药”。比如,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1.1%,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连续12个月高于临界点;再如,1-2月份,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48.1%,两年平均增长7.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2.2%,两年平均增长6.1%。上述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积极态势。
从外部环境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回升,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1-2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增长50.1%,进口增长14.5%,贸易顺差达6758.6亿元,而去年同期为逆差433亿元。我国进出口规模大超预期,一方面活络了内需市场,另一方面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发展方向看,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过程中,既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高质量发展。在经济领域,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创新动能稳步增强。1-2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9%和49.2%,两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2%和13.0%,增速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1%的增速,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的产量两年平均增速达到30%以上;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3%和49.8%,增速也明显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5.0%的增速。
在社会民生领域,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基本民生保障有力。1-2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8.0%,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63.0%、53.0%。就业是最大的民生。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虽然有春节因素和局部地区疫情的影响,但总体上看没有改变去年年初以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大趋势。再看普遍关心的猪肉价格,2月份同比下降14.9%,降幅比上个月扩大1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1%,并有望继续回落。社会民生领域持续改善,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紧密结合。
综上,1-2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态势明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当然,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因此,必须保持宏观政策必要支持力度,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充分释放国内市场潜力,着力解决供需之间的复苏不同步问题,巩固恢复性增长基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相关新闻
- 2021-03-21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 2021-03-21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 2021-03-21青平:深学“四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2021-03-21青平:小小纪念章凝聚起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