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福建:深化海丝核心区建设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21-03-10 10:43 来源:东南网 编辑:宋芳科

  原标题:【两会聚焦】福建:深化海丝核心区建设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0年8月1日,福州港“丝路海运”快捷航线首航仪式在福州港江阴港区举行(资料图片)。此次“丝路海运”快捷航线的推出,是福建省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丝路海运”品牌建设的又一探索。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十四五”时期对外开放工作的论述,让福建省的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抓手,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绩斐然: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196项全国首创举措,进口规模提升到全国第7位,出口规模保持全国第6位,实际使用外资、对外投资年均增长5.9%和7.4%。

  春来风起,潮涌帆张。展望“十四五”,代表委员们对福建省深化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强省充满信心。

  从“闽道难”到“丝路飞翔”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自古以来交通不便,有着“闽道之难更甚蜀道”的说法。

  进入新时代,随着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福建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北临长三角,南接大湾区,往西连接广阔内陆,向东与台湾隔海相望。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潘越认为,在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将在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合作和产业协作上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而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拥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突出地位。

  过去一年,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外贸严峻形势,福建迎难而上,转危为机。

  “丝路海运”航线达到70条,开行2455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7.47万标箱。

  “丝路飞翔”不断推进,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厦门新机场用海手续获批。

  “要立足福建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对标全球一流,拓宽国际视野,高位谋划、高点起步,建设好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认为,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对于福建纵深推进对外经济合作意义重大。

  代表委员们建议,福建省在“十四五”期间应加快发展海陆空铁多式联运,加强与国内重要经济群和发展带的交通联结,打造贯通南北、联结东西、通江达海的大动脉,从而更好地对接国内市场,拓宽对外开放发展空间。

  从“下南洋”到搭建桥梁

  2020年,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率团访问印尼期间,福清元洪投资区与印尼三林集团签署《中国-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合作备忘录》。

  早自历史上的“下南洋”开始,就有许许多多福建乡亲远赴海外打拼。今天的福建,共有1500多万侨胞遍布世界各地,侨资侨智正逐渐成为经贸合作、融通内外的重要桥梁纽带,让更多高端资源要素汇聚福建。

  过去一年间,福建省发挥闽侨优势,积极助力海丝核心区建设深化,拓展丝路电商新通道。东盟成为福建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7.2%;20多个在建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分类推进;在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设立了42个商务联络处。

  “福建拥有侨胞众多的优势,而中国此次出色的抗疫表现更是提高了侨胞回国投资的热情。因此,要继续展开欢迎之臂、打开机遇之门,吸引侨资回乡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潘越说。

  从“机制活”到开放高地

  去年12月,厦门海事法院率先出台了《厦门海事法院仲裁司法审查工作指南》,提升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的审判质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海事案件涉外性强的特征愈加凸显。在这方面,厦门海事法院进行了有益探索。”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表示。

  “机制活”,是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题中之义。厦门海事法院的实践,正是福建省近年来不断完善法制机制保障,努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缩影。

  去年,福建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保障资金链,出台了“两稳一促”28条等措施,完善全链条扶持政策;自贸试验区建设坚持开展制度集成创新,新推出全球质量溯源体系、集成电路保税检测、港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等70项制度创新举措;海关推出业务办理“全通模式”,实施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进口货物“卸船直提”、外贸集装箱“水水转运”等物流监管新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平勇认为,海洋渔业是福建省优势产业之一,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良好的法制机制保障可以有效助推在海洋旅游、海洋捕捞、智慧海洋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成为福建省去年经济顶住压力、表现亮眼的强力引擎。2020年,福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19.5亿美元,同比增长45.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福建新设外资企业137个,合同外资82.02亿元,同比增长6.1%。

  两会感言

  练好高水平开放的内功

  包骞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离不开高水平开放。过去一年,在疫情加剧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福建省外贸外资逆势飞扬,依然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7.2%,丝路海运航线达70条,全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7.2%……成绩背后,既有全省干群的担当作为,更彰显福建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于危机中勇抓机遇的定力与魄力。

  练好“高水平开放”的内功,要更好吸引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随着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必将更具开放性和流动性。我们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打破不合理藩篱和壁垒,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实现优质要素、优质商品、优质服务境内外自由流动,为我所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为创新创业创造厚植根基;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实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海丝核心区建设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八大工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通道,不断提升福建产业竞争力,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前头。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我们要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发展大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进程,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拓展新空间、激发新活力。(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 林宇熙 林侃 郑璜 刘必然 郑雨萱)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平凉:91岁老人散步走失2天 警犬立奇功5小时找回 甘肃平凉:91岁老人散步走失2天 警犬立奇功5小时找回
  • 陇海铁路千人会战  拉开钢铁动脉“体检”序幕 陇海铁路千人会战 拉开钢铁动脉“体检”序幕
  • 2021年铁路春运收官 兰州铁路局共计发送旅客507.8万人 2021年铁路春运收官 兰州铁路局共计发送旅客507.8万人
  • 【短视频】2021年全国两会热词:粮食安全 【短视频】2021年全国两会热词:粮食安全
  • 长图|林铎:让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长图|林铎:让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 长图|林铎:让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长图|林铎:让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 临夏州康乐县虎关乡关北村群众素有手工制香的传统 临夏州康乐县虎关乡关北村群众素有手工制香的传统
  • 建设科技强国,代表委员贡献甘肃“智慧” 建设科技强国,代表委员贡献甘肃“智慧”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聚焦乡村振兴】金银花香飘四方——东
2   甘肃平凉:91岁老人散步走失2天 警犬立
3   陇海铁路千人会战 拉开钢铁动脉“体检
4   2021年甘肃省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大纲公布
5   “金城办”与两大系统实现对接 助力医
6   兰大一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获评“全国巾
7   兰州市大数据管理局与广东省电信规划设
8   2021年铁路春运收官 兰州铁路局共计发
9   兰州新区迎来首批搬迁移民
10   甘肃南部山区受灾群众告别故居搬迁至兰
11   陇南武都区电商中心:为基层电商从业人
12   狠下“绣花功夫”力促乡村蜕变——记全
13   兰州新区:打造“陇中河套平原” 为承
14   陇南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会
15   陇南市妇联举办“三八”妇女维权暨“送
分享到